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何茂恭母王夫人挽章》
《何茂恭母王夫人挽章》全文
宋 / 吕祖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南朝人物盛诸何,寿母皤然乐事多。

堂下无忧萱弄色,天边有信桂交柯。

黄金籯满经方重,白玉楼成恨未磨。

空诵安仁旧时赋,版舆零落故山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àogōngwángrénwǎnzhāng
sòng / qiān

náncháorénshèngzhū寿shòuránshìduō

tángxiàyōuxuānnòngtiānbiānyǒuxìnguìjiāo

huángjīnyíngmǎnjīngfāngzhòngbáilóuchénghènwèi

kōngsòngkōngrénjiùshíbǎnlíngluòshānā

翻译
南朝人物繁盛如斯,寿母笑颜常开享乐多。
厅堂之下萱草欣欣展绿意,远方传来桂花枝叶交错的消息。
家中满是黄金药材,珍贵无比,但白玉楼的建成却未能消解遗憾。
只能空读昔日安仁的诗篇,岁月流逝,老友散落在故乡的角落。
注释
南朝:指南朝时期。
人物:指当时的人物。
盛:繁盛。
寿母:长寿的母亲。
皤然:形容老人面色红润。
乐事:快乐的事情。
无忧萱:象征无忧无虑的生活。
弄色:展示生机。
天边:远方。
有信:传递消息。
桂交柯:桂花枝叶交错。
黄金籯:装满黄金的竹笼。
经方:珍贵的药方。
重:沉重。
白玉楼:华丽的楼阁。
恨未磨:遗憾未能实现。
安仁:古代诗人,这里指代诗人的作品。
旧时赋:过去的诗篇。
版舆:书籍或诗卷。
零落:散落。
故山阿:故乡的山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吕祖谦为南朝人物盛诸何的母亲王夫人所作的挽章。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深切的哀思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念。

“南朝人物盛诸何,寿母皤然乐事多。”开篇即刻画出一位在南朝时期享有盛名的人物及其母亲幸福和乐的生活场景。“寿母”二字突显了对母亲长寿的祝福,同时也是诗人对逝者生前的美好回忆。

“堂下无忧萱弄色,天边有信桂交柯。”这里描绘了一种无忧无虑、祥瑞和谐的家庭氛围。“堂下”指的是家中的厅堂之下,而“无忧萱”则是形容家中花卉盛开,无忧无虑之意。天边有信桂交柯,则是在说天上的神仙也在为这位母亲的逝世而感伤,连仙果都结成了对子。

“黄金籯满经方重,白玉楼成恨未磨。”这一句则转向了哀思与怀念。黄金籯即是用黄金制成的香炉,满经方重意味着香气浓郁而沉重,这里的“重”字也隐含对逝者的深切思念。而白玉楼成恨未磨,则是在说虽然白玉楼已经建成,但对于逝去的母亲,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和遗憾。

“空诵安仁旧时赋,版舆零落故山阿。”诗人在这里表达自己空对着过去美好的记忆来回吟咏,而现实中的车轴(版舆)已经破损不堪,连曾经美丽的山川也已变得荒凉。

整首挽章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的美好描绘,以及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怀念,展现了诗人高度的情感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吕祖谦

吕祖谦
朝代:宋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
猜你喜欢

四字令

宵寒醉禁。愁多梦任。银釭不会伤心。照空床翠衾。

霜欺素襟。尘埋玉琴。幽蛩可是知音。傍孤桐细吟。

(0)

再过维扬

又鼓维扬棹,帆张一叶轻。

水云迷鹭影,风柳递蝉声。

岸转添新港,舟行无定程。

醉歌还纵目,斜日逐波明。

(0)

丙寅人日得载园太守书并见怀诗

惭愧李元礼,相思寄远声。

论交容后辈,知己有先生。

落月言愁切,新诗到眼明。

草堂正人日,难遣此时情。

(0)

归途杂述·其四

北地常苦寒,薪贵更莫比。

居人扫落叶,爇火杂马矢。

岂不辨熏莸,彼乃弗得已。

多费一束薪,少食一掬米。

金盆烧兽炭,毕生未见此。

(0)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三十九

河东兵甲势全摧,尚抗王师不肯来。

怜尔区区非叛者,不妨生路暂时开。

(0)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三十三

兵出无名倩蜡丸,汴州赐第压河千。

国亡已兆长春节,回首桃符不忍看。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