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光亭》
《和光亭》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竹里徜徉了,花开也一过。

桃杏东风浅,海棠春意多。

华丽岂不好,达人要同和。

青青与红红,相去能几何。

况兹十二法,净秽本同科。

而彼世间愚,妄想分臼窠。

我昔早闻道,随流挹其波。

照镜腼功业,素发从蹉跎。

林下既逍遥,尘中亦婆娑。

不妨唤天女,来伴老维摩。

(0)
注释
竹里:竹林。
徜徉:漫步。
花开:花开。
一过:过眼。
桃杏:桃花杏花。
浅:轻轻。
海棠:海棠花。
春意:春意。
华丽:华丽。
岂不好:固然美好。
达人:智者。
同和:和谐共处。
青青:青翠。
红红:娇艳。
相去:相差。
十二法:十二种法则。
净秽:洁净与污秽。
世间愚:世间的愚昧之人。
妄想:妄图。
我昔:我早年。
道:道理。
随流:顺其自然。
照镜:照见镜子。
素发:白发。
蹉跎:流逝。
林下:山林中。
既:已经。
逍遥:自在。
尘中:尘世。
婆娑:豁达。
天女:仙女。
老维摩:老维摩诘。
翻译
我在竹林中漫步,花开花落皆过眼。
桃花杏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海棠花饱含着浓浓的春意。
华丽固然美好,但智者懂得和谐共处。
青翠与娇艳虽有别,其实相差无几。
更何况这十二种法则,洁净与污秽本质上相同。
然而世间的愚昧之人,却妄图划分界限。
我早年就领悟了道理,顺其自然,不强求。
照见镜子,反思自己的功业,岁月已使我白发苍苍。
在山林中我自在逍遥,即使在尘世中也保持豁达。
不妨邀请天上的仙女,来陪伴我这老维摩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和光亭》,以竹林、花开、桃杏、海棠等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朴素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观念的淡然态度。"竹里徜徉"描绘了隐逸的生活情境,"花开也一过"则暗示了世事无常。"华丽岂不好"与"达人要同和"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华丽生活的超越,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青青与红红,相去能几何"运用色彩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况兹十二法,净秽本同科"则寓言般地指出,无论清净还是污浊,本质上都是平等的。诗人通过"世间愚妄想"批评了世人过于执着于分别心,而自己则选择随缘随性,"我昔早闻道,随流挹其波"表达早年就领悟到人生真谛。

"照镜腼功业,素发从蹉跎"反映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林下既逍遥,尘中亦婆娑"表达了在山林与尘世之间都能自在生活的境界。最后,诗人以"不妨唤天女,来伴老维摩"收束,寓意超脱尘俗,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高尚的禅意情怀。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离高邮答谢朱元弼兼简崔伯易

昔来何悠悠,今去亦泛泛。

岂自果进退,姑且便饮啖。

三代今去辽,士食久已滥。

徒死不为义,可无苟石担。

平生堕百为,且就投铅椠。

束身入世程,开口就人歉。

怒喜有失得,眉睫烦窥瞰。

野鸟或在笼,山猿有终槛。

能安此为命,虽失亦何憾。

予尝勇自明,磨古得前鉴。

抱关贤所容,较猎圣或暂。

庶未负初学,尚为神所监。

予行人之嗟,我笑不为颔。

子独辱所厚,以诗系归缆。

命和始自书,狂言庶非儳。

(0)

何处难忘酒十首·其七

何处难忘酒,穷边壮士歌。

寒弓弯未试,秋剑拔新磨。

月落阴山暗,沙昏伏甲多。

此时无一盏,何以陷前戈。

(0)

招六贤之歌

矩矱兮姱美,风节兮凌厉。

鹤媒兮一空,宇宙兮莫穷。

六贤去兮不复返,魂漂摇兮渺何在。

飞扬千里兮层冰峨峨,雄虺九首兮壶蜂繁多。

挟飞仙兮同游,揖清献兮并辀。

俯幽兰兮延伫,褰杜衡兮实处。

援北斗兮椒浆,聊徜徉兮此堂。

(0)

蝶恋花·其四和王冲之木犀

庭院雨馀秋意晚。一阵风来,到处清香遍。

把酒对花情不浅。花前敢避金杯满。

薝卜酴醾虽惯见。常恨搀先,不是君徒伴。

莫把龙涎轻斗远。流芳肯逐炉烟断。

(0)

浣溪沙·其一和陈德公酴

一样檀心半卷舒。淡黄衫子衬冰肤。

细看全似那人姝。

枕里芳蕤薰绣被,酒中馀馥溢金壶。

不须频嗅惹罗裾。

(0)

宴桃源/如梦令·其一和张文伯雪

飞雪舞稀还骤。高阁下临群岫。

独立遂移时,归去黄昏前后。知否。知否。

落笔骚人赋就。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