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杖下丹丘,寒花点石楼。
十年残醉里,不见海山秋。
掷杖下丹丘,寒花点石楼。
十年残醉里,不见海山秋。
这首诗《醉歌》由明代诗人鲁志刚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忧郁的画面。
“掷杖下丹丘,寒花点石楼。” 开篇以掷杖的动作,展现出一种决绝与自由的姿态,仿佛诗人摆脱了尘世的束缚,向着自然的怀抱奔去。寒花点缀在石楼之上,既衬托出环境的清冷与孤寂,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孤独与超脱。
“十年残醉里,不见海山秋。” 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长达十年的醉梦中,诗人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外界的变化,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里的“海山秋”不仅指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更象征着人生的变迁与无常。通过“不见”二字,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留恋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短暂与不可逆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醉歌》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诗人独自徜徉于自然之中的画面,通过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
六度蟾辉,半载鸿踪,栖栖锦城。
感门前罗雀,兴金翟尉,怀中灭刺,谁识祢衡。
出亦何心,归原得计,流水行云悟世情。
行藏世,岂权舆今日,早定前程。自愧碌碌浮生。
抚掷前光阴暗里争。
想凭轩相马,今无知己,回船退鹢,古有畸行。
身世飘零,胸襟浩荡,漫说穷途阮步兵。
秋风好,爱人如菊淡,晚节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