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动故园心,引疾今朝竟脱簪。
敢以微官高去就,难将衰质久浮沉。
鸿文纬国推燕许,逸兴寻山慕向禽。
从此东华软尘隔,羸骖无复晓骎骎。
秋风吹动故园心,引疾今朝竟脱簪。
敢以微官高去就,难将衰质久浮沉。
鸿文纬国推燕许,逸兴寻山慕向禽。
从此东华软尘隔,羸骖无复晓骎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首句“秋风吹动故园心”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风时内心涌起的思乡之情。接着,“引疾今朝竟脱簪”则透露出诗人因身体不适而辞官归隐的决心。诗人在此表明自己不以微官为重,不愿在官场上浮沉,而是选择远离尘嚣,过一种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
“鸿文纬国推燕许”一句,借用了古代文臣燕许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文化的推崇和对文治武功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接下来,“逸兴寻山慕向禽”则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崇尚自由的精神,他向往与山林中的鸟兽为伴,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
最后,“从此东华软尘隔,羸骖无复晓骎骎”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辞官后与官场隔绝,不再为早朝奔波的情景。这里的“东华软尘”象征着官场的繁忙与压力,“羸骖”指的是瘦弱的马匹,暗喻诗人辞官后的轻松与自由。“无复晓骎骎”则强调了诗人不再受到早朝的束缚,生活节奏变得缓慢而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文化与自然美景的热爱。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非少。
报国竟何如,谋身犹未了。
昔尝速官谤,恩大而惩小。
一黜鹤辞轩,七年鱼在沼。
将枯鳞再跃,经铩翮重矫。
白日上昭昭,青云高渺渺。
平生颇同病,老大宜相晓。
紫绶足可荣,白头不为夭。
夙怀慕箕颍,晚节期松筱。
何当阙下来,同拜陈情表。
水塘耀初旭,风竹飘馀霰。
幽境虽目前,不因闲不见。
晨起对炉香,道经寻两卷。
晚坐拂琴尘,秋思弹一遍。
此外更无事,开尊时自劝。
何必东风来,一杯春上面。
宅小人烦闷,泥深马钝顽。
街东闲处住,日午热时还。
院窄难栽竹,墙高不见山。
唯应方寸内,此地觅宽闲。
安石风流无奈何,欲将赤骥换青娥。
不辞便送东山去,临老何人与唱歌。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
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
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
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