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太傅平章贾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郎》
《和太傅平章贾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郎》全文
宋 / 文及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身游廊庙意山林,六出花开一寸心。

平地尺书叨载史,瞻天班贺齿诸任。

屡丰岁事常如昔,太素风光直到今。

收敛神功放晴景,白河半夜扫层阴。

(0)
注释
身:身体。
游廊庙:在朝廷任职。
意:心意。
山林:向往的自然生活。
六出花开:形容雪花。
一寸心:内心深处。
平地尺书:在普通土地上书写。
叨:谦辞,承蒙。
载:记载。
史:历史。
瞻天:仰望天空。
班贺:班固般的才华。
齿:辈分。
诸任:各种重任。
屡丰:连年丰收。
岁事:年成。
常如昔:一如既往。
太素:自然。
风光:景色。
直到今:直至今日。
收敛:收束。
神功:精神力量。
放晴景:驱散阴霾。
白河:河流名。
扫层阴:清洗乌云。
翻译
我身在朝廷却心向山林,六出的雪花象征纯洁的心灵。
在平凡的土地上书写历史,仰望天空,如同班固般才华横溢,担任重任。
年年丰收,一切如旧,自然的美景延续至今。
收敛精神力量,驱散阴霾,白河在半夜洗刷着层层乌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游历和内心的感悟。"身游廊庙意山林",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向往与融入,其中“廊庙”可能指的是宫殿或寺庙,一种人造的高大建筑,而“山林”则是自然界的代表,诗人之所以将这两者相提并论,或许是在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对比。

"六出花开一寸心",这里的“六出”可能指的是六月,也就是夏季,而“花开”象征着生命力的绽放。“一寸心”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小变化,这里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长变化的深刻感受。

"平地尺书叨载史,瞻天班贺齿诸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命运的思考。“平地”意指广阔的土地,“尺书”则是记录历史的方式,而“叨载史”则是在回顾和传承历史。"瞻天班贺齿诸任",这里“瞻天”可能是在仰望苍天,寻求超越尘世的真理或力量,“班贺”则是赞美的意思,而“齿诸任”可能在强调对历史责任的认知。

"屡丰岁事常如昔,太素风光直到今",这两句描绘了时间流转与自然不变的主题。“屡丰”指的是年复一年,“岁事”则是时光流逝中发生的事情,“常如昔”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太素风光直到今",这里“太素”可能在赞美自然界永恒不变的纯净与美好,而“风光直到今”则是在强调这种美好一直延续至今。

"收敛神功放晴景,白河半夜扫层阴",这两句描写了自然界的壮观和诗人心灵世界的平静。“收敛神功”可能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放晴景”则是天气转晴后的美丽景象。"白河半夜扫层阴",这里“白河”可能指的是长江或其他著名河流,“半夜扫层阴”则是在描绘清晨或夜晚大自然中云雾散去的壮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命运以及自然美好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文及翁
朝代:宋   字:时学   号:本心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生辰:1253

文及翁(生卒年不详)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宝祐元年(1253)中一甲第二名进士,为昭庆军节度使掌书记。景定三年(1262),以太学录召试馆职,言公田事,有名朝野。除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咸淳元年(1265)六月,出知漳州。四年,以国子司业,为礼部郎官兼学士院权直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年末,以直华文阁知袁州。德祐初,官至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将至,弃官遁去。入元,累征不起。有文集二十卷。不传。《全宋词》据《钱塘遗事》卷一辑其词
猜你喜欢

徐太古主清江簿

四灵诗体变江西,玉笥峰青首入题。

旧隐乍违鸥鹭去,新篇高与簿书齐。

身闲自喜瓜期远,俸薄还因楮价低。

掺别正逢寒食日,洞庭春渌草萋萋。

(0)

夜坐课子侄

微风弄孤烛,蛬响泣将晨。

欲办男儿事,当为志气人。

箪瓢非外乐,韦布只身贫。

慎勿忘科第,务求荣尔亲。

(0)

越僧一书记索赋二绝·其一松风阁

何处笙箫起半空,满山斜日动蛟龙。

老僧无语凭栏久,过尽白云千万重。

(0)

渔村杂诗十首再和前韵·其一

晴空万里散馀霞,一叶渔舟稳似家。

学道未能全寡欲,水边隙地亦栽花。

(0)

渔村杂句十首·其十

白云相顾尚依依,十载江湖负宿知。

时事未容轻所学,山中依旧只吟诗。

(0)

冬日杂言五首·其三

竹炉槁叶坐烧残,冷屋荒村夜更寒。

冻得形模龟样缩,谁知方寸似天宽。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