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碧霄石镌一寿字今七十二年》
《游碧霄石镌一寿字今七十二年》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当时石上谁为镌,亭已荒芜字俨然。

七十二年几陵谷,道人曾共字同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xiāoshíjuān寿shòujīnshíèrnián
sòng / qiūkuí

dāngshíshíshàngshuíwèijuāntínghuāngyǎnrán

shíèrniánlíngdàoréncénggòngtóngnián

注释
当时:过去。
石上:石头上。
镌:雕刻。
亭已荒芜:亭子已经废弃。
字俨然:字迹依旧清晰。
七十二年:七十二年时间。
几陵谷:许多山陵变迁。
道人:修道之人。
字同年:与字迹同龄。
翻译
当年是谁在石头上刻字,那个亭子已经荒废,字迹依然清晰。
七十二年过去了,多少山陵变迁,道人曾与那些字同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丘葵的作品,名为《游碧霄石镌一寿字今七十二年》。从这短小的诗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体会。

“当时石上谁为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岁月中,曾在碧霄石上镌刻文字的人的好奇与怀念。这里的“镌”字指的是雕刻或镌刻,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纪念或传颂某个事件、人物或情感。

“亭已荒芜字俨然”则描绘了现在的情景,原来繁华的亭子如今已经变得荒凉,曾经镌刻的文字也显得冷清而没有生气。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时光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

“七十二年几陵谷”表明自从那些文字被镌刻至今已经过去了七十二年,这个时间跨度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变迁。而“道人曾共字同年”则透露诗人对于当时与道士共同生活、交流的往昔岁月有所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和历史遗迹的沉思。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长短以及个人经历与集体记忆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十七

却缘不折督邮腰,老鹤腾身上九霄。

绿水青山新地主,黄冠白发旧同寮。

顽砖拘去磨为镜,大瓠栽成剖作瓢。

惆怅故交多已贵,隔江相见谩相招。

(0)

罗浮山三十咏·其八

云头雨足楚姓腰,特地奇峰出汉霄。

微路暗通行石腠,把茅牢结凭松寮。

灶边泉号孤僧井,屋角田供一岁瓢。

个是老夫归宿处,时人惊弃幸相招。

(0)

罗浮山三十咏·其四

年来得力是忘机,物外孤心渐入微。

虫惜清声终夜语,鸟因昭质榜林飞。

凭他风雨能侵席,到处晴阴不掩扉。

半角好山谁作主,自怜临老始知归。

(0)

罗浮山三十咏·其三

安居原不涉思惟,莫道吾宗也大奇。

夙习未能遵世谛,虚名偏喜少人知。

水边黄叶随流去,树里青山背日移。

拾得一枝无孔笛,前人吹破不堪吹。

(0)

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其十九

落日放船好,归帆卸晚霞。

村童迎竹杖,溪鸟出芦花。

蜡屐时行脚,蒲团长在家。

凭谁辨劳逸,良晤阻天涯。

(0)

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其十四

落日放船好,篷窗向月扃。

永怀在泉石,无梦到郊坰。

槐火烧香篆,松灯对梵经。

生涯吾已足,不用赋榛苓。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