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得力是忘机,物外孤心渐入微。
虫惜清声终夜语,鸟因昭质榜林飞。
凭他风雨能侵席,到处晴阴不掩扉。
半角好山谁作主,自怜临老始知归。
年来得力是忘机,物外孤心渐入微。
虫惜清声终夜语,鸟因昭质榜林飞。
凭他风雨能侵席,到处晴阴不掩扉。
半角好山谁作主,自怜临老始知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年来得力是忘机",表明诗人通过多年的修行,学会了在纷扰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再轻易被外界事物所动。"物外孤心渐入微",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内心纯净的状态。
"虫惜清声终夜语,鸟因昭质榜林飞",诗人以虫鸣鸟飞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内心的自由与纯净。虫子在夜晚用清脆的声音表达着自己的情感,鸟儿则因光明的羽毛而勇敢地在树林间飞翔,这些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凭他风雨能侵席,到处晴阴不掩扉",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的从容态度。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为外界所动摇。
"半角好山谁作主,自怜临老始知归",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意识到,在这美好的山川之间,自己才是真正的主宰者。直到晚年,他才真正理解并认识到,回归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才是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乃翁壁立千仞余,乃翁摛章锦不如。
英风雅韵来无尽,川媚还复生明珠。
华堂宁无侍巾栉,娉婷试问谁空姝。
婵娟深锁人不见,忽惊清晓悬门弧。
闻是高秋生骥子,充闾喜气相萦纡。
大父大母顾之笑,乃翁再拜为亲娱。
公家余庆得英物,渥洼自有名家驹。
摩顶尚记前生误,堕地举手一笑俱。
夙习如斯定夙寤,少小便应传父书。
公卿衮衮自今始,行矣家庆端可图。
佳辰清樽来宾友,母爱子抱集坐隅。
臭味芝兰席上客,为公赞喜容歌呼。
我衰我倦毋多酌,老矣醉倒须人扶。
留取明年会汤饼,要看徐卿第二雏。
竹户茅檐一迳斜,清樽黄卷定生涯。
溪山胜处春长在,却放朱藤一半花。
斜窗短屋傍残晖,宴坐萧然老布衣。
枯淡生涯一枝足,世间惊鹊误南飞。
洞庭之野排千岩,陈子卷帘非爱山。
震泽之流清没底,陈子凭栏不观水。
杰阁横空一事无,终年传习唯父书。
乃翁平时束五传,绝人伟论惊诸儒。
至宝不受久埋没,近者私记刊吴都。
缙绅骈肩快先睹,一言价重百车渠。
正派源流要有自,二难秀发名家驹。
少小辛勤门户计,皇天有知子不孤。
於今三十五经立,亹亹雄辨来起予。
不但家法传群纪,经学当与心法俱。
溪山相对无浪语,宝此一编时卷舒。
自怜早岁已漂泊,乃翁邀我来僧庐。
於今壎箎弦诵地,当时从容谈笑余。
契阔死生三十载,萍浮蓬转常崎岖。
子能箕裘万事足,其他得丧争锱铢。
凛凛清氛端可想,神游仿佛归来欤。
《陈行之得之因震泽旧居避小阁面列洞庭山客有》【宋·仲并】洞庭之野排千岩,陈子卷帘非爱山。震泽之流清没底,陈子凭栏不观水。杰阁横空一事无,终年传习唯父书。乃翁平时束五传,绝人伟论惊诸儒。至宝不受久埋没,近者私记刊吴都。缙绅骈肩快先睹,一言价重百车渠。正派源流要有自,二难秀发名家驹。少小辛勤门户计,皇天有知子不孤。於今三十五经立,亹亹雄辨来起予。不但家法传群纪,经学当与心法俱。溪山相对无浪语,宝此一编时卷舒。自怜早岁已漂泊,乃翁邀我来僧庐。於今壎箎弦诵地,当时从容谈笑余。契阔死生三十载,萍浮蓬转常崎岖。子能箕裘万事足,其他得丧争锱铢。凛凛清氛端可想,神游仿佛归来欤。
https://shici.929r.com/shici/KfCLZ82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