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著存堂》
《著存堂》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古风

高堂已寂寞,居处若平生。

结念承欢日,疑闻謦咳声。

况兹承祀事,芳香既云升。

中心致爱悫,洋洋俨居歆。

孰谓逝者远,格思在精诚。

著存记戴礼,端切孝子情。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的《著存堂》。诗中通过描述对已故长辈的怀念与祭祀活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孝道的坚持。

首句“高堂已寂寞,居处若平生”,描绘了高堂(指去世的长辈)虽已离世,但其居住的地方依然保持着往日的景象,仿佛他们还在其中生活。这种描述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着对过去生活的追忆。

接着,“结念承欢日,疑闻謦咳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回忆起与长辈共度的美好时光,甚至在想象中还能听到他们的咳嗽声,这既是对过往幸福时刻的怀念,也是对长辈深深的思念。

“况兹承祀事,芳香既云升”则转而描述了祭祀的情景。在特定的日子,诗人参与了祭祀仪式,供奉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与纪念,也表达了通过仪式来寄托哀思的愿望。

“中心致爱悫,洋洋俨居歆”表明诗人内心充满对长辈的爱与敬意,这种情感在祭祀时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祭祀现场庄严肃穆,仿佛长辈在场,感受到了这份虔诚与敬意。

最后,“孰谓逝者远,格思在精诚”强调了即使逝者已远去,但他们的形象和记忆却永远留在心中。诗人坚信,只要心存诚意,就能与逝者保持联系,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著存记戴礼,端切孝子情”则点明了诗的主题——通过记录和遵守传统礼仪,表达对长辈的深切怀念和孝顺之情。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传统文化和孝道精神的传承。

综上所述,《著存堂》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祭祀仪式的描写,展现了对已故长辈的深情怀念以及对孝道的坚守。诗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是对传统文化和家族情感的深刻体现。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寄罗浮山人

莫道朱明路已迷,铁桥西去更湾西。

诗囊药笼吾先备,只与山人借杖藜。

(0)

芙蓉孤鹜

翅短林塘梦却安,红蕖倒影碧波寒。

王孙已识能言意,料得重来不敢弹。

(0)

无题二首·其二

春去春来花又花,寻仙何处是仙家。

堪嘲落魄江南客,也问人间古押衙。

(0)

用韵答王安陆太守二首·其一

惭愧山中草莽臣,十年簪绂仅荣身。

道将兴废诚由命,时自盈虚不属人。

世路多歧南亦北,俳儿诸戏假如真。

瞠然独后怜衰暮,谁在亭衢去绝尘。

(0)

送兰州某同知之任

远地苍生瘦,谁分圣主忧。

除书颁凤阙,循吏入兰州。

匹马边城晓,孤琴陇树秋。

向时来暮者,今为使君讴。

(0)

次张都督天祐看花韵

赏花相笑枕阑干,叠叠诗成兴未阑。

上苑马蹄三日闹,前村藜杖几时闲。

月流清影空窗净,风递奇香薄袂寒。

争向芙蓉高着眼,小窗兰蕙更谁看。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