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来花又花,寻仙何处是仙家。
堪嘲落魄江南客,也问人间古押衙。
春去春来花又花,寻仙何处是仙家。
堪嘲落魄江南客,也问人间古押衙。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更迭中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幻,以及对超凡脱俗之境的探寻。首句“春去春来花又花”以花开与凋零的循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不变的规律与永恒的主题。次句“寻仙何处是仙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与探索,将仙家视为理想中的避世之所,隐含着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后两句“堪嘲落魄江南客,也问人间古押衙”,则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与矛盾。这里“落魄江南客”可能指的是那些在社会底层挣扎、不得志的人,而“人间古押衙”则可能是指地位较高、有一定权力的人物。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诗人不仅讽刺了社会不公与阶层固化,也暗含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展现自然之美与哲思的同时,也触及了社会现实与人性的深层次探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宇宙的独到见解。
万派千条束矢中,双潮滚滚判西东。
浊流本自臼科异,至味真难水性同。
一棹来时乘蟒甲,百年前事梦鲛宫。
投鞭画扇人何在,南纪长怀砥柱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