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
《感事》全文
清 / 蔡国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外名传二十年,元侯勋业纪凌烟。

岂知此老同秦桧,不独甘心献莒田。

举国合辞争割地,疆臣誓死欲回天。

是非何必千秋定,一局残棋已了然。

(0)
鉴赏

这首《感事》由清代诗人蔡国琳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事件,表达了对时局的深沉感慨。

首句“中外名传二十年”,开篇即点出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影响深远,跨越时空,广为人知。接着“元侯勋业纪凌烟”一句,借用了唐代功臣画像于凌烟阁的典故,赞美某位功勋卓著的官员,其事迹如同凌烟阁上的画像一般,永载史册。

然而,转折出现在“岂知此老同秦桧”一句,诗人以秦桧作为反面教材,暗示这位被赞美的“元侯”实际上与秦桧一样,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或不道德的行为。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为深刻,引人深思。

“不独甘心献莒田”进一步揭示了“元侯”的真实面目,暗示他不仅参与了不正当的交易或决策,甚至可能为了私利而牺牲国家利益,如同秦桧在历史上所为。

接下来,“举国合辞争割地,疆臣誓死欲回天”描绘了国家面临危机时的情景,民众和官员们纷纷表达决心,试图挽回局势,但“疆臣誓死欲回天”一句中的“欲回天”却暗示了这种努力的徒劳,国家的困境似乎难以逆转。

最后,“是非何必千秋定,一局残棋已了然”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诗人认为历史的评价并不一定公正,而当前的局势已经显露出最终的结果,即无论过去如何评价,现实已经给出了答案。这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下时局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蔡国琳
朝代:清

蔡国琳(1843~1909),字玉屏,号春岩、遗种叟。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国琳九岁能诗,咸丰八年(1858)十六岁入泮,同治二年(1865)廿三岁补廪生。同治十三年(1874)偕宜兰进士杨士芳、台南举人王蓝玉等人禀请当局修建延平郡王祠。光绪八年(1882)中举,与林纾同榜。光绪十六年(1890)以乡试第三名授国史馆校尉,遇缺即用。归籍返台先后担任澎湖文石书院、台南蓬壶书院山长,并补用育婴堂及恤嫠局主事。
猜你喜欢

感皇恩·南岳有真仙

南岳有真仙,人间祥瑞。
酒量诗豪世无比。
晚年林下,做个清闲活计。
诮如千岁鹤,巢云际。
此日大家,广排筵会。
酒劝千钟莫辞醉。
昔时彭祖,寿年八百余岁。
十分才一分,那里暨。

(0)

念奴娇·嫩凉如水

嫩凉如水,正一天风露,秋容如沐。
明日中秋今夜月,千里清辉光足。
周室姬公,唐家元轨,来享人间福。
老人星瑞,光芒南照檐曲。
行看裂土分茅,朱颜青鬓,好称腰横玉。
便挽银河斟北斗,倾作千钟醽醁。
子舍荣华,孙枝赫奕,茂盛同松竹。
尊前欢笑,竞将椿算为祝。

(0)

感皇恩·交广出沉香

交广出沉香,路遥难致。
何况卑人更不易。
寿星香帕,我又几曾识置。
有般祝寿底,忒忔戏。
剪下一张,池州表纸。
捻得轻圆更滑腻。
五双纸捻,管打十个喷嚏□□□□儿,一百岁。

(0)

鹧鸪天·天与君王管晏才

天与君王管晏才。
尚书两曳履声来。
今朝望着楼头看,已有台星照斗魁。
金蹀躞,玉崔嵬。
天香满袖早朝回。
中书尚享无穷考,长揖南风醉寿杯。

(0)

鹧鸪天·寿菊才开三四葩

寿菊才开三四葩。
秋光着意主人家。
清香未许人间识,先借重阳醉紫霞。
儿绿绶,母金花。
斑衣庭下乐无涯。
要知他日中书考,细数沙堤堤上沙。

(0)

鹧鸪天·袅袅薰风响珮环

袅袅薰风响佩环。
广寒仙子跨清鸾。
谁教瑞世仪周间,自赋多才继《小山》。
铃阁静,画堂闲。
衮衣象服镇团栾。
年年此日称觞处,留待菖薄驻玉颜。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