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逾大雪曾无雪,日暖风恬景物佳。
草际有时犹舞蝶,池边几处尚鸣蛙。
牛椆小汛迎旌旆,虎尾深溪蹴浪花。
马上频频诫呵护,莫惊番社野人家。
节逾大雪曾无雪,日暖风恬景物佳。
草际有时犹舞蝶,池边几处尚鸣蛙。
牛椆小汛迎旌旆,虎尾深溪蹴浪花。
马上频频诫呵护,莫惊番社野人家。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冬春之交的景象,细腻地捕捉了季节过渡时的自然变化与和谐共生的场景。
首句“节逾大雪曾无雪”,点明时节已过大雪,却未见雪花飘落,暗示了气候的特殊性或地域的差异。接着“日暖风恬景物佳”一句,转而描述温暖的日光和和煦的春风带来的宜人景色,展现了不同于严冬的生机与活力。
“草际有时犹舞蝶,池边几处尚鸣蛙”两句,通过蝴蝶在草间翩翩起舞和青蛙在池边偶尔鸣叫的生动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和谐之美。
“牛椆小汛迎旌旆,虎尾深溪蹴浪花”则转向对乡村生活的描绘,牛群在小河旁迎接队伍,虎尾溪水激荡起层层浪花,既展现了农村的宁静与祥和,也暗示了地方的繁荣与秩序。
最后,“马上频频诫呵护,莫惊番社野人家”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行人或队伍的提醒,强调了对当地居民的尊重与保护,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方冬春交替时节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乘舟五月出维扬,客子当歌思转长。
京阙北瞻云渺渺,河流东下水汤汤。
频年旱魃怜荒损,何日污邪足稻粱。
转饷未能宽旦夕,催丁已复急河防。
梯航十道输天府,车骑千人指帝乡。
负弩形疲还置驿,挽舟力尽尚赢粮。
几家烟火愁炊桂,极目沧波待变桑。
中泽雁鸿差可叹,大东杼轴向来伤。
但看耕凿俱王土,不似纷争屡战场。
最爱阳城先抚字,并须元结集流亡。
年来荒度功多就,更拟河清颂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