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懒逐世浮沈,高卧吴山万玉林。
醉赏风霜摇落景,静窥天地发生心。
影横疏箔诗先就,香扑晴窗帖漫临。
我欲放舟乘好兴,老逋仙迹拟同寻。
先生懒逐世浮沈,高卧吴山万玉林。
醉赏风霜摇落景,静窥天地发生心。
影横疏箔诗先就,香扑晴窗帖漫临。
我欲放舟乘好兴,老逋仙迹拟同寻。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梅坞草堂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意境。首句“先生懒逐世浮沈”,开篇即点出主人公不随波逐流、追求世俗功名的态度,展现出其超脱尘世的个性。接着,“高卧吴山万玉林”一句,以“万玉林”比喻群山,形象地描绘了隐士所处环境的清幽与高雅,进一步凸显其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
“醉赏风霜摇落景,静窥天地发生心”两句,通过“醉赏”和“静窥”的对比,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既享受着风霜摇落的美景,又深思着天地间生命的起源与成长,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影横疏箔诗先就,香扑晴窗帖漫临”则描绘了隐士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他不仅能在光影交错间创作出诗篇,还能在晴朗的窗前随意临摹,生活充满诗意与闲适。
最后,“我欲放舟乘好兴,老逋仙迹拟同寻”表达了诗人希望追随这位隐士的脚步,乘着兴致放舟游历的愿望,同时也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
一抹弦器,初宴画堂,琵琶人把当头。
髻云腰素,仍占绝风流。
轻拢慢捻,生情艳态,翠眉黛颦,无愁谩似愁。
变新声曲,自成获索,共听一奏梁州。
弹到遍急敲颖,分明似语,争知指面纤柔。
坐中无语,惟断续金虬。
曲终暗会王孙意,转步莲、徐徐卸凤钩。
捧瑶觞,为喜知音,劝佳人、沉醉迟留。
梅萼知春,见南枝向暖,一朵初芳。
冰清玉丽,自然赋得幽香。
烟庭水榭,更无花、争染春光。
休谩说、桃夭杏冶,年年蝶闹蜂忙。
立马伫、凝情久,念美人自别,鳞羽茫茫。
临岐记伊,尚带宿酒残妆。
云疏雨阔,怎知人、千里思量。
除是托、多情驿使,殷勤折寄仙乡。
金陵秋早。四日中元到。天降诞,真英表。
长庚腾瑞气,箕宿增辉耀。
膺帝渥,十连镇抚民多少。莫惜椒觞倒。
祝寿称难老。分帅阃,江东小。
看看飞诏下,早趣黄扉召。
平章了,长生学取神仙道。
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清露湿寒条。
登楼望月楚山迥,月到南楼山独遥。
心送情人趋凤阙,目随阳雁极烟霄。
轩辕不重无名客,此地还能访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