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朔日游平山堂》
《四月朔日游平山堂》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画舫轻移邗水滨,人思六一重游巡。

阴阴叶色今迎夏,衮衮花光昨饯春。

巧法底须誇激水,淳风惟是惭投薪。

江南山可平筵望,望岂因山因忆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四月初一日游览平山堂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色的变化,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的追思。

首联“画舫轻移邗水滨,人思六一重游巡”,开篇即以轻盈的画舫在邗江水畔缓缓移动的场景起笔,引出诗人对六一(可能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重游此地的思绪,营造了一种怀旧与追忆的氛围。

颔联“阴阴叶色今迎夏,衮衮花光昨饯春”,通过“叶色”与“花光”的对比,生动描绘了从春天到夏天的自然变迁。夏日的树叶茂密浓荫,迎接新的季节;而昨日的花朵则以灿烂的光芒送别春天,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颈联“巧法底须誇激水,淳风惟是惭投薪”,这一联转而探讨了自然法则与人类行为的关系。诗人认为,自然界中的规律无需刻意夸耀或追求,如水流自激,顺应自然。同时,表达了对淳朴风气的向往,以及对于过去行为的反思与愧疚,暗示了对传统美德的重视。

尾联“江南山可平筵望,望岂因山因忆民”,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江南的山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这种向往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追求,更是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诗人希望社会能够达到一种理想状态,不仅风景宜人,更重要的是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对淳朴风气的向往以及对民众福祉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陈严二君频送蜡梅因以成咏

缀蜡为花荆作枝,列为梅种自何时。

诗多草木初无与,贤比兰荃又见遗。

祇道品题终不遇,岂期坡谷解相知。

却怜二士空齐鲁,不及西都讲盛仪。

(0)

陈严二先生和前诗见示次韵报之

梅蕊何曾见,诗筒已再开。

如怜今岁尽,唤起好春来。

咫尺花当动,侵寻老故催。

不知荣悴阅,更得几何回。

(0)

连日与邢伯言兄弟饮成四十字

江上风虽横,林间月自新。

探囊看墨妙,酌酒话情亲。

感叹思前日,飘零愧此身。

未妨频夕醉,初不污车茵。

(0)

远斋顷寄在湖日所作三诗舟中次韵·其三

向来吴楚隔,书札苦难通。

信与衢相接,我归公亦同。

寓怀须酒圣,适意岂诗穷。

情性思陶冶,吾宁较拙工。

(0)

远斋和示疏字韵四诗复用韵并呈子肃·其四

竹经载伐似微疏,濩落犹能伴我居。

自分举家长食粥,从渠厚禄绝无书。

诸公漫仰苏门隐,吾辈还羞李武车。

役役眼前何所直,百年终向梦中除。

(0)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其一

忽忆沧洲去,何心汉节持。

上书期得请,勇退复奚疑。

用舍非吾事,荣枯自彼时。

疾风劲草见,松柏岁寒知。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