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处身宜及早抽,山林迟我挂冠游。
不须花里寻腰带,且向田间置幞头。
闹处身宜及早抽,山林迟我挂冠游。
不须花里寻腰带,且向田间置幞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左原诗三十二首》中的第十七首,《幞头岩》。诗中以“闹处身宜及早抽,山林迟我挂冠游”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在“闹处身宜及早抽”一句中,“闹处”指繁忙、喧嚣的官场环境,“及早抽”则是指及时抽身离开,摆脱束缚。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压力和束缚的深刻体会。
接下来的“山林迟我挂冠游”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享受山林之美的愿望。“迟我”意味着等待着诗人的到来,而“挂冠游”则是辞官归隐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期待结束仕途生涯,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后两句“不须花里寻腰带,且向田间置幞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花里寻腰带”可能暗喻在官场中追求名利地位的忙碌与繁琐,而“且向田间置幞头”则是指诗人希望在田园生活中寻找真正的自我,放下官场的束缚,以更轻松、自由的心态面对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解脱。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精神境界。
握向菱花,光泽谁如,羞他麝煤。
恁长侵眉翠,一窝云薄,低笼耳玉,几叶兰齐。
堕马妆新,蟠龙式旧,巧绾穿心时样宜。
增妍处,有金虫深亸,琼燕斜飞。垂垂惯贴蝤蛴。
爱花露油沾香袭衣。
记舞偏灯底,牙梳再掠,睡松枕角,彩线重维。
烟拂鸦翎,露凝蝉翼,总使轻盈也让伊。
寻芳去,怕兜归密刺,休近荼蘼。
皎洁冰轮,朦胧烟柳,宵深露湿春衫。
望碧天无际,何处长安。
回首当年踪迹,花影下同倚红阑。
心如醉、一书欲寄,几度重看。漫漫。
闲愁闲恨,向梦里寻君,细诉情端。
料芸闺无事,也念前欢。
记否临歧握手,千万语、只劝加餐。
还自愧、浮生若萍,旧约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