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湖海一伟人,诗心剑气山水因。
观其精神起落处,磊磊洵与古者邻。
我今谒于并谒此,风吹细草如兰芷。
头颅堕地非偶然,自令顽懦低眉死。
淋漓谁读壁间题,唤起隔叶之黄鹂。
嗟哉诗句是何物,枯瓢我欲投深溪。
南城日光东市血,一寸丹诚空切切。
石人背上纪岁年,高揖松花落如雪。
杨公湖海一伟人,诗心剑气山水因。
观其精神起落处,磊磊洵与古者邻。
我今谒于并谒此,风吹细草如兰芷。
头颅堕地非偶然,自令顽懦低眉死。
淋漓谁读壁间题,唤起隔叶之黄鹂。
嗟哉诗句是何物,枯瓢我欲投深溪。
南城日光东市血,一寸丹诚空切切。
石人背上纪岁年,高揖松花落如雪。
这首诗《谒于忠肃祠》由明末清初诗人钱继章所作,通过描绘对忠肃祠的拜谒,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先,诗中“杨公湖海一伟人,诗心剑气山水因”两句,以“杨公”代指祠内所祭之人,赞誉其为湖海中的伟大人物,其诗心与剑气如同山水般深邃,暗示了人物的卓越才华和不凡气魄。
接着,“观其精神起落处,磊磊洵与古者邻”两句,进一步赞美人物的精神境界,将其与古代贤哲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认可。
“我今谒于并谒此,风吹细草如兰芷”描绘了诗人亲自前往祠堂拜谒的情景,微风轻拂,细草摇曳,仿佛在为这位伟人的精神风貌增添了一抹雅致与庄重。
“头颅堕地非偶然,自令顽懦低眉死”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物牺牲精神的感慨,认为他的牺牲并非无故,而是激励了那些软弱的人们低下头颅,反思自己的行为。
“淋漓谁读壁间题,唤起隔叶之黄鹂”则通过描述祠堂内的题字和自然界的反应,表现了人物精神的深远影响,即使是在静谧的环境中,也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嗟哉诗句是何物,枯瓢我欲投深溪”表达了诗人对人物及其作品的深刻思考,感叹诗句的力量之大,甚至想要将自己视为枯瓢,投入深溪,以表达对人物的崇敬与追随。
最后,“南城日光东市血,一寸丹诚空切切。石人背上纪岁年,高揖松花落如雪”四句,通过对比南城的日光与东市的鲜血,以及石人背上的岁月痕迹,展现了人物生前的辉煌与牺牲,以及其精神的永恒流传,如同松花飘落,虽已逝去,却依然美丽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忠肃祠的拜谒,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伤离复伤离。别后情郁纡。凄凄隐去棹。
悯悯怆还途。戚戚意不申。转顾独沾襟。
前驱经御宿。后骑历河漘。胡香翼还幰。
清笳送后尘。落日斜飞盖。馀晖承画轮。
柳影长横路。槐枝深隐人。桂宫夕掩铜龙扉。
甲馆宵垂云母帏。胧胧月色上。的的的夜萤飞。
草香袭余袂。露洒沾人衣。带堞凌城云乱聚。
排枝度叶鸟争归。碗中浮蚁不能酌。
琴间玉徽调别鹤。别鹤千里别离声。
弦调轸急心自惊。试起登南楼。还向华池游。
前时筱生今欲合。近日栽荷尚不抽。
犹是衔杯共赏处。今兹对此独生愁。登楼望暧暧。
山种自分态。偃师虽北连。轘辕已南背。
远听寂无闻。遥瞻目有阂。含诧意不迷。
长叹情无赖。
《伤离新体诗》【南北朝·萧纲】伤离复伤离。别后情郁纡。凄凄隐去棹。悯悯怆还途。戚戚意不申。转顾独沾襟。前驱经御宿。后骑历河漘。胡香翼还幰。清笳送后尘。落日斜飞盖。馀晖承画轮。柳影长横路。槐枝深隐人。桂宫夕掩铜龙扉。甲馆宵垂云母帏。胧胧月色上。的的的夜萤飞。草香袭余袂。露洒沾人衣。带堞凌城云乱聚。排枝度叶鸟争归。碗中浮蚁不能酌。琴间玉徽调别鹤。别鹤千里别离声。弦调轸急心自惊。试起登南楼。还向华池游。前时筱生今欲合。近日栽荷尚不抽。犹是衔杯共赏处。今兹对此独生愁。登楼望暧暧。山种自分态。偃师虽北连。轘辕已南背。远听寂无闻。遥瞻目有阂。含诧意不迷。长叹情无赖。
https://shici.929r.com/shici/IyneId.html
春心已应豫,归路复当欢。
如何此日风,霾曀骇波澜。
倏见摇心惨,俄瞻乡路难。
赖有同舟客,移宴息层峦。
华茵藉初卉,芳樽散绪寒。
谑浪虽云善,江流苦未安。
何由入故园,讵即纫新兰。
寄谢浮丘子,暂欲暇飞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