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庵夜宿呈深居先生》
《山庵夜宿呈深居先生》全文
宋 / 张绍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松径转幽密,一程深一程。

涛声在平地,月色正三更。

僧定欲唤起,鹤眠频梦惊。

晓来真富贵,露叶缀珠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ān宿chéngshēnxiānshēng
sòng / zhāngshàowén

sōngjìngzhuǎnyōuchéngshēnchéng

tāoshēngzàipíngyuèzhèngsāngèng

sēngdìnghuànmiánpínmèngjīng

xiǎoláizhēnguìzhuìzhūyīng

注释
松径:松树林的小路。
幽密:幽静深邃。
一程:每一步。
深一程:越走越深入。
涛声:海浪的声音。
平地:开阔的地方。
月色正三更:深夜的月光。
僧定:僧人打坐。
唤起:唤醒。
鹤眠:鹤在睡觉。
梦惊:被梦惊醒。
晓来:清晨。
真富贵:真正的富贵景象。
露叶缀珠璎:露水润湿的树叶像挂着珍珠的项链。
翻译
松树林的小路越来越幽静,每走一步都更深一层。
海浪的声音在平地上回荡,此时正是深夜的月光皎洁。
僧人打坐已静,想唤醒同伴,却被鹤的梦中鸣叫惊扰。
清晨醒来,满眼都是露水滋润的树叶,如同挂着珍珠的华贵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中夜宿场景。"松径转幽密,一程深一程",通过对松林小道渐行渐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步入深山的感觉,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远离尘世的意境。

"涛声在平地,月色正三更",诗人将奔腾的溪流声与寂静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这里的“三更”指深夜时分,月色皎洁,烘托出一幅深山夜景图。

"僧定欲唤起,鹤眠频梦惊"则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僧人(即佛教僧侣)在静坐中可能会有想要唤醒的冲动,而鹤(这里可能指的是居住在庵中的仙鹤或是诗人自喻)的浅睡之中,频繁地被梦惊扰,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内心的矛盾。

最后"晓来真富贵,露叶缀珠璎"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将清晨露水滴落如珠玉的景象,与富贵之情相联系,寓意深远。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赞美了大自然赋予的纯净与宝贵,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邃,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张绍文
朝代:宋   字:庶成   籍贯:润州(今江苏镇江)

张绍文(生卒年不详)字庶成,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张榘之子。《江湖后集》卷一四载其词四首。 
猜你喜欢

赠吕化州·其三

尚书谁特笔,忠冠烈皇朝。

我有春秋志,公为列传标。

削心遗令子,披发逐神尧。

讨贼文章在,书生未寂寥。

(0)

岁暮客建陵作·其一

岁寒何所有,一片白头霜。

共是无衣客,偏知此夜长。

数奇惭部曲,金尽失肝肠。

岂必成功业,归来策亦良。

(0)

浮湘·其九

青恐峰峦尽,红愁木叶多。

鱼梁争截水,浣女乱穿荷。

雨气含黄日,霞光激素波。

虚无瑶瑟响,怅望是湘娥。

(0)

钱塘观潮·其一

子胥乘白马,天上涌潮来。

雷破江门出,风吹地轴回。

孤舟凌喷薄,长笛引凄哀。

欲作枚乘赋,先挥张翰杯。

(0)

答陆冰修·其一

五岳初求道,高堂两鬓霜。

自从居市井,不敢薄词章。

翡翠空毛羽,云霞自混茫。

夫君一知己,感激未能忘。

(0)

赵门二节妇·其三

慷慨穹庐下,抽刀割玉颜。

血含天上日,魂绕汉时关。

凤翼无人托,龙髯有女攀。

月明弹锦瑟,缥缈洞庭还。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