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犹存姓屡更,淡烟荒草没秋城。
主家西逐秦云散,僧锡东随渭水倾。
天靳宝花谁伏虎,枝空仙李不闻莺。
惟馀一片长安月,夜夜相临似有情。
胜地犹存姓屡更,淡烟荒草没秋城。
主家西逐秦云散,僧锡东随渭水倾。
天靳宝花谁伏虎,枝空仙李不闻莺。
惟馀一片长安月,夜夜相临似有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所作的《马嵬八景次韵为阎方伯赋(其五)金城古迹》。诗人通过对马嵬坡这一历史胜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古迹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首句“胜地犹存姓屡更”,点出马嵬坡虽为名胜之地,但人事已非,主人更换频繁。接下来的“淡烟荒草没秋城”描绘了眼前的景象,淡淡的烟雾和荒芜的草丛笼罩着这座古城,显得凄凉而寂寥。
“主家西逐秦云散,僧锡东随渭水倾”两句,通过“秦云”和“渭水”这两个意象,暗示了历史的流转和王朝的兴衰,秦朝的消失与僧人的东流,象征着时代的变迁。
“天靳宝花谁伏虎,枝空仙李不闻莺”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感慨,宝花不再,仙李无人欣赏,只有寂静无声,反映出物是人非的哀愁。
最后一句“惟馀一片长安月,夜夜相临似有情”,以月光作为唯一的见证者,它每晚照耀着这片古迹,似乎带有深情,寓言了历史长河中永恒不变的唯有月色,以及人们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通过对马嵬坡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哀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