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卢逸人却寄》
《访卢逸人却寄》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迷途问牧童,虚谷见愚公。

百舌梅花里,二毛蓬户中。

檐风清响铁,厨水远邀筒。

别后千山外,依依一亩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访友与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隐逸与自然的韵味。

首联“迷途问牧童,虚谷见愚公”,以牧童和愚公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牧童代表了乡村的纯朴与自然,愚公则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颔联“百舌梅花里,二毛蓬户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隐逸的主题。百舌鸟在梅花丛中鸣叫,不仅增添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而“二毛蓬户”则描绘了一个简朴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居所,体现了卢逸人的隐居生活状态。

颈联“檐风清响铁,厨水远邀筒”,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另一面。檐下的风吹过铁器,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是诗人内心平静的象征。而“厨水远邀筒”则可能是指远处的水流声吸引着诗人,仿佛在召唤他去探寻更多自然的秘密,或是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

尾联“别后千山外,依依一亩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及隐居生活的不舍之情。即使在离别之后,心中仍挂念着那片遥远的山水,以及与卢逸人共度的时光。这里的“一亩宫”可能象征着心灵的归宿,或是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题画册一十二首·其三

仙境非人世,云山终古青。

夜来春雨足,斲得松根苓。

(0)

夜行二首·其一

月出波光净,吾舟且自行。

危樯逐影去,远火带星明。

清世原无警,他乡亦故惊。

不闻有人语,数自问前程。

(0)

燕群飞向南诗以送之

恋土知非意,随春亦晚谋。

如何当此日,尚自傍人舟。

屋旧多栖托,巢存或是不。

不嫌主人出,好去为相留。

(0)

秋怀和答友人戴师观五首·其五

肃肃风振叶,冥冥雨翻盆。

羁人悄无事,兀坐掩重门。

朱炎何有哉,暂得免蒸燔。

澄神任偃仰,澹默灵台暾。

简册有真趣,几席无嚣烦。

兴来发嘉句,亦复开清樽。

落魄浇愁肠,经营役吟魂。

须臾华月上,耿耿依黄昏。

薿薿庭下树,小结浓云屯。

放情六合外,飘飘凌紫氛。

(0)

送侯少府词三章·其三棠阴遗爱

有屋兮棠溪之滨。

侯至止兮兹莅我氏,望棠阴兮戴侯仁。

侯令去兮弗可留。望棠阴兮我民忧。

侯兹陟兮羁上国。怀我侯兮再歌召伯。

(0)

回军龙南小憩玉石岩双洞绝奇徘徊不忍去因寓以阳明别洞之号兼留此作三首·其三

阳明山人旧有居,此地阳明景不如。

但在乾坤俱逆旅,曾留信宿即吾庐。

行窝已许人先号,别洞何妨我借书。

他日巾车还旧隐,应怀兹土复乡闾。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