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屋兮棠溪之滨。
侯至止兮兹莅我氏,望棠阴兮戴侯仁。
侯令去兮弗可留。望棠阴兮我民忧。
侯兹陟兮羁上国。怀我侯兮再歌召伯。
有屋兮棠溪之滨。
侯至止兮兹莅我氏,望棠阴兮戴侯仁。
侯令去兮弗可留。望棠阴兮我民忧。
侯兹陟兮羁上国。怀我侯兮再歌召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送侯少府词三章》中的第三章,主题为“棠阴遗爱”。诗中以送别侯少府为背景,描绘了侯少府在棠溪边任职期间的政绩与百姓的怀念之情。
首句“有屋兮棠溪之滨”点明了侯少府任职之地,位于棠溪岸边的一处居所。接着,“侯至止兮兹莅我氏”描述了侯少府的到来,他成为了这个家族或地区的主人。“望棠阴兮戴侯仁”表达了对侯少府仁政的敬仰和期待,棠阴象征着侯少府施政的阴影,寓意他的仁政惠及百姓。
然而,“侯令去兮弗可留”暗示了侯少府即将离开,这使得“望棠阴兮我民忧”成为必然,百姓对于侯少府离去感到忧虑和不舍。接下来,“侯兹陟兮羁上国”表明侯少府将前往京城或其他地方任职,远离此地。“怀我侯兮再歌召伯”则表达了对侯少府的怀念之情,将他与古代贤臣召伯相提并论,希望他能像召伯一样留下美好的政绩和影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侯少府任职期间的政绩以及他对百姓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离任的不舍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