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催早耕,西舍呼浸谷。
花残蜀鸟啼,春老吴蚕熟。
蚑蚑鞠雪腰,盈盈皤丝腹。
剪草架初齐,女郎看上簇。
东邻催早耕,西舍呼浸谷。
花残蜀鸟啼,春老吴蚕熟。
蚑蚑鞠雪腰,盈盈皤丝腹。
剪草架初齐,女郎看上簇。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农事与春日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季节变换的细腻感受。
首句“东邻催早耕,西舍呼浸谷”,以邻人相互提醒播种与浸谷的情景开篇,展现了农忙时节的忙碌与互助精神。接着,“花残蜀鸟啼,春老吴蚕熟”两句,通过蜀地的鸟鸣与江南的蚕事成熟,巧妙地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融入其中,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更迭,也暗示了季节的推移。
“蚑蚑鞠雪腰,盈盈皤丝腹”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蚕的生长状态,形象地展示了蚕从幼小到成熟的转变过程。“剪草架初齐,女郎看上簇”最后两句,通过女子在准备上簇(即将蚕茧制成丝线的过程)时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农事与女性劳作的和谐画面,同时也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夏初乡村的农事活动与自然景观,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镇相对。
伴夕阳、无边野色,荒茅乱竹,是处蛮天黏水。
行人已自肠断,何况花落声声啼更起。
笮桥半渡,便等閒,湿了那时衣袂。飞去矣。
倚槛谁家,两峰低翠。懊恼年年,还住桂江归未。
忍向木棉枝上,听到春深,晓风残梦里。
翻怜朋鸟,任栖烟、和雨不曾分背。
松云自古从军路,断肠今夜歌袖。
越罽花茵,衙香锦袜,一骑红鸯载酒。落鸦亭堠。
正阮笛悲凉,绿腰翻后。
猎猎西风,河声并入指弦骤。
渔阳客子愁绝,旅怀都付与,冷月衰柳。
偶发狂言,暗惊丫鬓,可许杜樊川否。沙场依旧。
问小队郊垌,几时还又。醉脱征衫,倩他双素手。
房皴玳瑁移宫扇。疏雨过、赐来秋苑。
分明三十八珠胎,到写入、吴绡才半。
边鸾几颗轻红染。记旧谱、宣和曾按。
争如冰碗擘初匀,带露叶、欹斜一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