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圆公去,玄言竟不闻。
东林讲社散,北秀几宗分。
白骨空成观,青山定属君。
脩篁携手地,惆怅望孤云。
一自圆公去,玄言竟不闻。
东林讲社散,北秀几宗分。
白骨空成观,青山定属君。
脩篁携手地,惆怅望孤云。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过默庵怀孤云圆明无声三老(其二)》。诗中充满了对逝去岁月和故友的怀念之情。
首句“一自圆公去”,点出圆公离世后,玄妙的教诲与言谈不再为人所闻,暗示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伤。接着,“玄言竟不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遗憾,表达了对圆公智慧与教诲的深深怀念。
“东林讲社散,北秀几宗分。”这两句描绘了圆公离开后,曾经聚集在东林讲社的学者们四散各地,各立门户的情景。这不仅反映了学术传承的断裂,也暗含了人情世态的冷暖变化。
“白骨空成观,青山定属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白骨”与“青山”相对照,前者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后者则代表永恒与宁静。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惋惜以及对自然永恒的向往。
“脩篁携手地,惆怅望孤云。”最后两句,诗人回忆起与圆公共度的美好时光,那片竹林成为了他们友谊的见证。如今,面对天空中的孤云,诗人不禁感到深深的惆怅与思念,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圆公离世后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永恒与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