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客因贫识荻芽,一清鏖退杂鱼虾。
烧来味挟蚝边雨,掘得身离雁外沙。
春馔且供行釜菜,秋妆莫管钓船花。
食根思到萧骚叶,痛感边声咽戍笳。
江客因贫识荻芽,一清鏖退杂鱼虾。
烧来味挟蚝边雨,掘得身离雁外沙。
春馔且供行釜菜,秋妆莫管钓船花。
食根思到萧骚叶,痛感边声咽戍笳。
这首诗名为《芦》,作者是宋代诗人萧崱。诗中描绘了一个江边客人的生活情境,他因为贫穷而只能以芦苇芽为食,这些简单食物在清水中煮熟,味道仿佛带有海蛎和雨水的气息。他在雁南飞过的沙滩上挖掘,寻找食物,即使只是粗茶淡饭,也足以充饥。秋天,他不会去关心钓鱼船上装饰的花朵,只专注于基本的生活需求。诗人通过芦苇,引发了对边塞生活的联想,感叹边疆的艰辛,听着戍楼上传来的悲凉号角,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慨。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边关苦寒的同情。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