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疏影二首·其二》
《疏影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奕绘   形式: 词  词牌: 疏影

河挢日暮。见枝枝柽柳,细含烟雾。

缫不成丝,画不成眉,飘又不成飞絮。

纤条漫系游人马,已弱到、可怜人处。

耶更堪、小盎移来,谙尽疏窗霏雨。

为着三春名字,想三眠三起,汉苑愁绪。

各种凄迷、越样娇柔,遮断章台情路。

今番才称观音号,伴清静、炉香一炷。

缀芳璎、紫竹林边,琐碎珠花长吐。

(0)
鉴赏

这首诗《疏影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晚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树在黄昏时分的形态与情感。

诗中以“河桥日暮”开篇,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诗人运用一系列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柳树比作细含烟雾的枝条,形象地描绘了柳树在烟雾中的朦胧美。进一步,通过“缫不成丝,画不成眉,飘又不成飞絮”的描述,不仅展现了柳树的柔弱与轻盈,也暗示了其命运的无常与脆弱。

“纤条漫系游人马,已弱到、可怜人处。”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感受联系起来,通过柳条轻轻缠绕游人的马匹,表达了对柳树纤弱之美的怜惜之情。随后,“耶更堪、小盎移来,谙尽疏窗霏雨。”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小盎(可能指水壶或容器)的移动,象征着柳树在风雨中的无助与承受。

接下来的“为着三春名字,想三眠三起,汉苑愁绪。”几句,诗人借柳树的生长习性,即“三眠三起”,以及它与汉苑(古代园林)的联系,表达了对柳树在春天里生长与凋零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愁绪。这里,柳树不仅是自然界的元素,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最后,“各种凄迷、越样娇柔,遮断章台情路。”通过对比柳树的凄迷与娇柔,以及它如何阻断了通往章台(可能象征某种情感或理想的路径)的情路,进一步强化了柳树在诗人心中所承载的情感深度。

“今番才称观音号,伴清静、炉香一炷。”这两句诗中,诗人将柳树与观音(佛教中的菩萨)相联系,赋予了柳树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也表达了在清静的环境中,柳树作为伴侣,与炉香一同营造出的宁静氛围。

“缀芳璎、紫竹林边,琐碎珠花长吐。”结尾部分,诗人以“芳璎”(可能指珠宝或装饰品)点缀于紫竹林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美感的画面,同时“琐碎珠花长吐”则寓意着柳树在紫竹林中不断绽放,展现出其生命力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情感与自然之间深刻关联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奕绘
朝代:清

(1799—1838)清宗室,荣亲王永琪孙,字子章,号幻园,又号太素道人。嘉庆间袭贝勒。好风雅,喜著述。有《明善堂集》。
猜你喜欢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0)

赠郑尹

府池东北旧亭台,久别长思醉一回。

但请主人空埽地,自携杯酒管弦来。

(0)

寒食月夜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0)

送弟

去日家无担石储,汝须勤苦事樵渔。

古人尽向尘中远,白日耕田夜读书。

(0)

采桑子·其七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红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点检经由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

(0)

箫史曲

箫史爱长年,嬴女吝童颜。

火粒愿排弃,霞雾好登攀。

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

身去长不返,箫声时往还。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