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剪梅.如词》
《一剪梅.如词》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一剪梅

惯得相携花下游。苏大风流。苏小风流。

而今别况冷于秋。燕去南楼。人去西楼。

等閒平判十分愁。侬在心头。卿在眉头。

少年心事总悠悠。一曲扬州。一梦苏州。

(0)
鉴赏

这首《一剪梅·如词》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

开篇“惯得相携花下游”,描绘了往日二人携手共游花间的温馨画面,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与甜蜜。接着,“苏大风流。苏小风流”两句,借用了苏轼和苏小妹的故事,暗喻两人情感的深厚与风雅,进一步渲染了往昔的美好时光。

然而,“而今别况冷于秋”一句,笔锋一转,点明了时过境迁,如今的离别之情比秋日更为凄冷,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紧接着,“燕去南楼。人去西楼”两句,以燕子飞去南楼、人离开西楼的形象,象征着伴侣的分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增添了诗的意境。

“等閒平判十分愁”一句,道出了面对离别时内心的沉重与无法言说的痛苦。最后,“侬在心头。卿在眉头”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对方深深的思念与挂念,将情感推向高潮。

“少年心事总悠悠”一句,总结了年轻时的种种思绪与梦想,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而“一曲扬州。一梦苏州”则以扬州与苏州的美丽景象,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奉册宝官复位归美扬功之曲

玉册玉宝,尊圣天子。丕扬鸿名,昭受帝祉。

闳休对天,其隆孰比。臣下同心,翼戴归美。

(0)

大定十一年十一月行册礼皇帝升座宫县泰宁之曲

皇皇穆穆,衮服玉趾。如日之升,如山仰止。

九宾在列,媚兹天子。愿言无疆,介以繁祉。

(0)

迎神宫县来宁之曲

以实应天,报本反始。洁粢丰盛,礼先肆祀。

风马云车,神之吊矣。来止来宜,而燕翼子。

(0)

章宗大隆之曲

两纪践祚,万方宁康。文经天地,武服遐荒。

礼备制定,德隆业昌。居歆典祀,万载无疆。

(0)

夜怀家兄时有七歌示叔嗣

高梧残雨滴,凉气晚来生。

一夕茅檐下,思君千里情。

夜蝉临户响,晴日□□□。

□□□□□,□□□遣平。

(0)

分水岭晚行

客兴日无奈,兵荒岁屡加。

少年曾许国,多难更移家。

远水通春骑,孤城起暮笳。

凭高一回首,何处是京华。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