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如雪草如茵,送别江亭柳色新。
六代湖山邀上客,三春花鸟怨归人。
日高槐市收残卷,风便薄帆指晚津。
回去相逢下机者,黑貂依旧未全贫。
落梅如雪草如茵,送别江亭柳色新。
六代湖山邀上客,三春花鸟怨归人。
日高槐市收残卷,风便薄帆指晚津。
回去相逢下机者,黑貂依旧未全贫。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自然美景与情感交织,充满了深沉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落梅如雪草如茵,送别江亭柳色新”,以“落梅如雪”和“草如茵”渲染出送别的凄美氛围,梅花飘落如同雪花般洁白,绿草丰茂如同软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景象。江边的亭子旁,新绿的柳枝随风轻摆,仿佛在为即将远行的朋友送行,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颔联“六代湖山邀上客,三春花鸟怨归人”,将送别的情景提升到历史与自然的层面。“六代湖山”暗指南京的美丽风光,这里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变迁;“三春花鸟”则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花儿竞相开放,鸟儿欢快鸣叫,但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却有人要离开,花鸟似乎也感到了离别的哀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颈联“日高槐市收残卷,风便薄帆指晚津”,进一步描绘了送别时的具体场景。日光渐高,槐市(古代书肆)中收起了散乱的书籍,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紧迫。微风拂过,友人的小船(薄帆)向着远方的渡口驶去,预示着旅程的开始。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细腻地展现了离别时刻的氛围。
尾联“回去相逢下机者,黑貂依旧未全贫”,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即使朋友远行,他们仍有望在将来重逢,那时彼此的友情依然深厚,生活并未因离别而变得贫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乐观态度,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送别时的情感波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今世画工信如市,下笔纷纷桃与李。
何人却负高秋姿,毫端萧瑟金飙起。
金飙起时百草乾,西园丛菊露漙漙。
苦心只答天地肃,劲气宁知霜霰寒。
万铃浅间邓州白,闲堂粲粲悬佳色。
异种还闻是日精,孤根祇见依崖石。
蝶怨蜂愁殿众芳,繁枝肯为覆银床。
坐令几案并五美,休誇粉绘空文章。
自古高人非寂寞,陶家不是闲篱落。
未见南山一片心,谩道元公品题错。
君不见落英之效秘以神,年华冉冉悲灵均。
凭将妙用寿区宇,何但南阳百岁人。
邹生东光彦,奇思风云变。
平生磊落事笔砚,百家书史不辍卷。
河洛星数掌中转,吉凶信口如对面。
瞥视名利浮云片,迩来金陵涂抹烟霞华彩现。
人生阅世信邮传,所贵适意在乐善。
乘除物物自相禅,从古多才惯贫贱。
贾岛逃禅明不眩,林逋踏雪梅花羡。
饱睡希夷白石便,酣饮嵇康仍锻鍊。
吁嗟邹生,琼琚声琅珠光绚。
竹岩先生爱清逸,玉堂南畔裁双柏。
盘根得地凡几年,直干淩空绕百尺。
交加错落势欲飞,偃蹇向人如对立。
色嫩秋含阆石奇,气清晓带瀛波湿。
一生叹赏属名贤,纵是徒叶亦可传。
雨来似拥长安盖,风过疑听幽涧泉。
炎蒸满地金石烁,空翠拂云阴可濯。
冰寒雪冻天地凝,苍髯含霜叶不落。
郁郁葱葱贯四时,羞与桃李争春姿。
节坚自是冰霜操,心苦不容蝼蚁欺。
君不见巴东县,莱公德泽化及民,柏树常为人眷恋。
又不见乌台传,朱传风威泣鬼神,至今见柏人犹羡。
此柏托根得所之,玉堂旧老人中龙。
端直不惭君子德,恩荣曾荷大夫封。
莫言材大难为用,作栋梁向明堂东。
《题柯学士所种二柏在翰林院后》【明·王缜】竹岩先生爱清逸,玉堂南畔裁双柏。盘根得地凡几年,直干淩空绕百尺。交加错落势欲飞,偃蹇向人如对立。色嫩秋含阆石奇,气清晓带瀛波湿。一生叹赏属名贤,纵是徒叶亦可传。雨来似拥长安盖,风过疑听幽涧泉。炎蒸满地金石烁,空翠拂云阴可濯。冰寒雪冻天地凝,苍髯含霜叶不落。郁郁葱葱贯四时,羞与桃李争春姿。节坚自是冰霜操,心苦不容蝼蚁欺。君不见巴东县,莱公德泽化及民,柏树常为人眷恋。又不见乌台传,朱传风威泣鬼神,至今见柏人犹羡。此柏托根得所之,玉堂旧老人中龙。端直不惭君子德,恩荣曾荷大夫封。莫言材大难为用,作栋梁向明堂东。
https://shici.929r.com/shici/QJKc2ac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