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近兮我所思,决壮猷兮日孜孜。
龙有翼兮凤有文,骥悲呜兮思其群。
世路隘兮谁当辟,抚长剑兮凌青云。
长安近兮我所思,决壮猷兮日孜孜。
龙有翼兮凤有文,骥悲呜兮思其群。
世路隘兮谁当辟,抚长剑兮凌青云。
这首诗《报国吟》由明代诗人沈鍊创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与壮志豪情。首句“长安近兮我所思”,点明了诗人对长安的向往与思念,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理想。接下来的“决壮猷兮日孜孜”则展现了诗人决心为国家献策出力,日夜不息地努力奋斗。
“龙有翼兮凤有文,骥悲呜兮思其群”这一联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有翅膀的龙、有文采的凤和渴望回归群体的骏马,形象地表达了个人才华的渴望施展以及对集体归属感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与对人才被压抑的感慨。
“世路隘兮谁当辟,抚长剑兮凌青云”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决心与勇气。在狭窄的道路上,诗人自比为握着长剑的勇士,准备跨越重重困难,直冲云霄,展现出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报国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以及在逆境中坚持理想、勇于挑战的精神,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浮萍依绿水,弱茑寄青松。
与君结大义,移天得所从。
翰林无双鸟,剑水不分龙。
谐和类琴瑟,坚固同胶漆。
义重恩欲深,夷险贵如一。
本自身不令,积多婴痛疾。
朝夕倦床枕,形体耻巾栉。
游子倦风尘,从官初解巾。
束装赴南郢,脂驾出西秦。
比翼终难遂,衔雌苦未因。
徒悲枫岸远,空对柳园春。
男儿不重旧,丈夫多好新。
新人喜新聘,朝朝临粉镜。
两鸳固无比,双蛾谁与竞。
讵怜愁思人,衔啼嗟薄命。
蕣华不足恃,松枝有馀劲。
所愿好九思,勿令亏百行。
今日永嘉守,复追山水游。
因寻莽苍野,遂得轩辕丘。
访古事难究,览新情屡周。
溪垂绿筱暗,岩度白云幽。
过石奇不尽,出林香更浮。
凭高拥虎节,搏险窥龙湫。
淙潨泻三四,奔腾千万秋。
寒惊殷雷动,暑骇繁霜流。
沫溅群鸟外,光摇数峰头。
丛崖散滴沥,近谷藏飕飗。
况此特形胜,自馀非等俦。
灵光掩五岳,仙气均十洲。
书以谢群彦,永将叙徽猷。
当思共攀陟,东南看斗牛。
明月摇落夜,深堂清净弦。
中间楚妃奏,十指哀婵娟。
寥寥夜含风,荡荡意如泉。
寂寞物无象,依稀语空烟。
旅人多西望,客雁难南前。
由来感神事,岂为无情传。
容华能几时,不再来者年。
此夕河汉上,双星含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