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循发诉牢愁,为道秋今非我秋。
夏肄更谁完百粤,周遗枉自愧双留。
不堪东望长垂翼,祗合西归亟掉头。
三复林生大还句,居然骚些共神游。
空山循发诉牢愁,为道秋今非我秋。
夏肄更谁完百粤,周遗枉自愧双留。
不堪东望长垂翼,祗合西归亟掉头。
三复林生大还句,居然骚些共神游。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再和汉晓太常诗》。全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色时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空山循发诉牢愁,为道秋今非我秋”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置身于空旷的山中,内心充满愁绪,感叹眼前的秋景虽是自然之秋,却并非他心中的秋。这里的“牢愁”二字,既表达了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哀愁。
颔联“夏肄更谁完百粤,周遗枉自愧双留”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将思绪延伸至历史,提到夏朝的衰败与周朝的遗存,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落寞的对比思考。其中,“夏肄更谁完百粤”一句,借夏朝的衰亡,暗示了对当前社会或个人处境的忧虑;“周遗枉自愧双留”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或自身行为的反思与自责。
颈联“不堪东望长垂翼,祗合西归亟掉头”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渴望改变现状的心情。诗人无法忍受向东看去,心中充满了无力感,只能选择向西归去,急切地想要改变方向,寻找新的出路。这一联通过动作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努力。
尾联“三复林生大还句,居然骚些共神游”收束全诗,诗人引用林生的诗句,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大还”可能指的是回归自然、超脱尘世的理想状态,诗人似乎在通过想象与古人共游,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雪消风劲寒威虐,羸马凌兢行复却。
送君典教去韶阳,举堕兴衰将有托。
陶镕诸士入模范,紬绎群经启关钥。
簿书猥琐了不与,染翰操觚有馀乐。
宦情如此复何求,药笼参苓取次收。
闻说甘棠犹蔽芾,勉旃事业绍箕裘。
肃气澄原陆,秋事已季月。
我来登兹楼,凭虚眺林樾。
空天白虹度,落日紫烟发。
墟里尽耕种,古人去不歇。
但看旧冈阜,台殿已芜没。
历历对往迹,谁能不惊骨。
胡为坐忧叹,作色相矜伐。
玉盘馔黄鸡,石鼎烹野蕨。
美酒三百斛,深杯岂辞罚。
啸侣且为欢,勿令老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