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一只病蝉的细腻观察,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两句表明病蝉已经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只能在人的手掌间缓慢移动。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状态的描写,也隐喻了人生中的无力感和困顿。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则展示了病蝉尽管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但其声音依然清脆。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坚持与乐观,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对生活的热爱。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这两句则从病蝉的生理特征出发,描述了它腹部沾有露水,而其眼眸又不小心被尘土所侵。这里可以看作是对生命脆弱性的进一步强调。
最后,“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则引入了外界的威胁,即使是那些本无意伤害病蝉的动物,也可能因为不经意间的举动而带来伤害。这既反映了自然界中食物链的残酷,同时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的伤害。
整体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更通过病蝉这一微小生命的境遇,触及到了更为广泛的人生哲理。
太行巍巍形势尊,造物设险雄中原。
巨灵一朝擘石裂,连峰忽断开山门。
侵云直上几千尺,挂壁一径愁攀援。
十步回头五步坐,慄慄汗出如浆翻。
清风掖至最高顶,下视寰海尘埃昏。
天坛咫尺若有待,顾我不往惭食言。
世间好处岂不爱,脚力虽尽心常存。
为君试写远游兴,夜半月出清吟魂。
武君非画师,胜槩饱胸臆。
太华五千仞,驱写入盈尺。
飞泉峰顶来,落我松下石。
清风忽吹散,琴上溅馀滴。
呼儿急写之,指下淋漓湿。
未知责子翁,颇复有此适。
何时图中人,真作林下客。
青山不违人,但恐富贵逼。
勇退良独难,此愿谁能必。
向来燕赵閒,逆旅拜真逸。
儿时弄琴者,天涯老相识。
俛仰四十年,父子埋双璧。
卷中题诗人,十九已仙籍。
年光飞鸟过,纸上但陈迹。
对此还自伤,何事为物役。
还丹日月迟,白首光阴疾。
文章真小技,身外皆长物。
拂衣归去来,莲峰入心碧。
九日独何日,高怀无与娱。
仰视天宇清,倏见飞鸿孤。
哀呜呼其群,相望渺江湖。
岂不念亲友,林閒置尊壶。
不醉慎毋归,且莫歌骊驹。
今日不为乐,奈此岁将徂。
风霜艳黄菊,兴与南山俱。
此时如不采,但恐随樵苏。
日暮登吹台,苍茫望八区。
翻然念乡国,北望一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