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九里谷与济之君祥仲宽李德方朱寿之姚子昂》
《上九里谷与济之君祥仲宽李德方朱寿之姚子昂》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太行巍巍形势尊,造物设险雄中原。

巨灵一朝擘石裂,连峰忽断开山门。

侵云直上几千尺,挂壁一径愁攀援。

十步回头五步坐,慄慄汗出如浆翻。

清风掖至最高顶,下视寰海尘埃昏。

天坛咫尺若有待,顾我不往惭食言。

世间好处岂不爱,脚力虽尽心常存。

为君试写远游兴,夜半月出清吟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九里谷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以“太行巍巍”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太行山脉的雄伟壮观,作为中原大地的天然屏障。接着,“巨灵一朝擘石裂”,运用神话传说,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天地间的一次震撼性的力量释放,使得连绵的山峰在一瞬间断裂,形成了一道通往未知的门户。

“侵云直上几千尺,挂壁一径愁攀援”,描绘了登山之路的艰难险峻,云雾缭绕,峭壁陡立,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诗人用“十步回头五步坐,慄慄汗出如浆翻”来表达这种紧张与恐惧,但同时也暗示了对美景的渴望和不畏艰险的决心。

登上山顶后,“清风掖至最高顶,下视寰海尘埃昏”,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整个世界,感受到一种超脱凡尘的宁静与辽阔。远处的“天坛咫尺若有待”,似乎在召唤着诗人,激发了他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世间好处岂不爱,脚力虽尽心常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即使身体疲惫,心灵却始终充满热情与向往。他决定为这次远游的经历写下诗歌,夜晚月光下的吟诵,更是将这份情感升华,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深刻揭示了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其二

小艇辞公晚发,高斋记客初来。

耿耿不忘归路,阻修万折千回。

(0)

送钱蒙仲赴举·其三

俊气将探虎穴,清才早践龙门。

故比隔江白鹭,万人回首王孙。

(0)

山居·其三

耳聋不听楼头鼓,眼暗难看夜半灯。

一曲渔歌声尽后,归云天外自腾腾。

(0)

兰若杂言·其四

野老欣欣任自然,斋馀无事玩林泉。

门前竟日无人到,夜对乔松月在天。

(0)

圆明师为余鼓琴作昭君操因感其意辞以赠之

王昭君,汉宫女。生如桃李花,皖皖托朝露。

不向春风荣,摧折在泥土。

耻将黄金市颜色,空得君王一回顾。

黄门扶我上车去,遥望汉宫隔烟雾。

十年帘下学画眉,不知还被蛾眉误。

中间悲怨或易忘,如今羁愁那可谕。

梦中时复作歌舞,满目异类谁与语。

胡风日夜惊吹沙,不知春来复秋去。

一生此恨终难言,独自援琴传作谱。

传作谱,一曲未终泪如雨。

我来都城下,黄尘厌羁旅。

道人为我试一弹,使我超然为怀古。

(0)

村舍

西山草庐下,古木蔽中园。

九月罢亚收,流水满郊原。

茅茨何所乐,姑无人世喧。

多谢朝市人,吾方效孤鶱。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