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行囊作袖珍,秋山浮霭霁光新。
展当毡室千峰入,著语难分画与真。
为便行囊作袖珍,秋山浮霭霁光新。
展当毡室千峰入,著语难分画与真。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董邦达秋山烟霭小卷》。诗中描绘了董邦达所绘之秋山烟霭小卷的细腻与逼真,通过“为便行囊作袖珍”一句,表达了作品小巧便携的特点。接下来,“秋山浮霭霁光新”描绘了秋日山峦在晨光中的朦胧美,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而“展当毡室千峰入”则形象地展现了画卷展开时,仿佛千峰涌入毡室的壮观景象,强调了画面的广阔与立体感。最后,“著语难分画与真”则表达了对画作高超技艺的赞叹,认为画中的景致与真实世界难以分辨,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整首诗通过对董邦达画作的赞美,不仅体现了对艺术的欣赏,也反映了乾隆皇帝对于文化艺术的深厚兴趣和独到见解。
匹马西归去,知君得意偏。
人情重乡里,官职更神仙。
晓后无衙喏,旬头有俸钱。
何须驾白鹤,辛苦上青天。
对酒勿伤,偶会何常?今日同堂,出门异乡。
同堂之乐,乐过千春。来日大难,苦口焦唇。
翩翩飞燕,冬藏秋见。邕邕鸿雁,翱翔云汉。
顾尔百鸟,啸侣鸣俦。我欲弯弓,其声啁啁。
此物虽微,拙诚所慎。爱屋及乌,柔远能近。
吴中白苎,细若缣素。制为君袍,愿君永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