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鸣秋林,皎皎流天汉。
啾啾蛩音哀,荧荧烛光灿。
绵蔓抱所思,忧耿夜将旦。
我寒非无衣,我饥非无粲。
惟彼宇宙间,饥寒何瀰漫。
谁捐箧中藏,不息常滋灌。
缅言不可得,寥寥坐长叹。
萧萧鸣秋林,皎皎流天汉。
啾啾蛩音哀,荧荧烛光灿。
绵蔓抱所思,忧耿夜将旦。
我寒非无衣,我饥非无粲。
惟彼宇宙间,饥寒何瀰漫。
谁捐箧中藏,不息常滋灌。
缅言不可得,寥寥坐长叹。
这首诗《述怀》由明代诗人田登创作,通过描绘秋林、天汉、蛩音、烛光等自然景象,以及寒衣、饥食等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宇宙间普遍存在的饥寒现象的深切忧虑与反思。
首句“萧萧鸣秋林”以秋林的萧瑟之音开篇,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接着“皎皎流天汉”一转,以明亮的银河形象,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存在,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啾啾蛩音哀,荧荧烛光灿”两句,通过哀鸣的蛩音和闪烁的烛光,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微弱的温暖,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含了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绵蔓抱所思,忧耿夜将旦”则表达了诗人对某种深沉思绪的执着追求与内心深处的忧虑,即使在即将迎来黎明的夜晚,这种忧虑依然如影随形,难以释怀。
“我寒非无衣,我饥非无粲”两句直抒胸臆,诗人自问为何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仍感寒冷与饥饿,实际上是在质疑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困苦的同情与关注。
“惟彼宇宙间,饥寒何瀰漫”一句将个人的忧虑扩展到整个宇宙,揭示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广泛思考与深刻洞察,体现了其博大的胸怀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谁捐箧中藏,不息常滋灌”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了资源分配与帮助他人的问题,呼吁人们应该慷慨解囊,给予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更多的关怀与支持。
最后,“缅言不可得,寥寥坐长叹”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失望,只能默默坐在那里长叹,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与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