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文信国事四首·其二》
《咏文信国事四首·其二》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仓卒勤王万里身,风尘颠倒作累臣。

三纲已去嗟何补,一死临期认自真。

直以安危系天下,未宜成败论斯人。

遗文尚可诛奸贼,何但悲辛泣鬼神。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咏文信国事四首》中的第二首,通过对文天祥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忠贞不渝的南宋丞相的深切敬仰与感慨。

首句“仓卒勤王万里身”,描绘了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万里之遥,毅然挺身而出,为国效劳的形象。这既展现了他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风尘颠倒作累臣”一句,通过“风尘颠倒”这一形象的描绘,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文天祥作为忠臣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自己的职责,即使被世人误解为“累臣”。

“三纲已去嗟何补,一死临期认自真”两句,表达了对文天祥忠诚品质的赞美。即使面对道德规范的缺失,他依然坚持自我,选择以死明志,这种坚定的信念令人钦佩。

“直以安危系天下,未宜成败论斯人”强调了文天祥的行为并非出于个人得失的考虑,而是为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安危。这句话不仅赞扬了他的高尚品德,也提醒后人不应仅以成败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最后,“遗文尚可诛奸贼,何但悲辛泣鬼神”表达了对文天祥作品的肯定,认为它们能够揭露奸佞,激励正直之士,不仅感动人神,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这不仅是对文天祥个人成就的赞誉,也是对其作品价值的高度认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文天祥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评价,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对理想的坚守以及作品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雪晴

山雪喜初霁,意行因肆观。

岩光花半散,峰势玉新攒。

鸟去树冰落,水来溪舍寒。

还愁向融散,立到夕阳看。

(0)

寄王深甫

箕颍多奇士,他年洗耳翁。

古人皆直道,吾子嗣高风。

解榻迎徐孺,名乡礼郑公。

正怜贤太守,心赏与人同。

(0)

哭公素·其二

丹旌倚輤车,荣辱尽虚无。

半道骅骝顿,先秋兰雨枯。

儿痴才过龀,亲老不胜扶。

家事今萧瑟,宁将未第殊。

(0)

端午内中帖子词·其三太上皇后阁

仙艾垂门绿,灵丝绕户长。

何人握彤筦,金殿纪多祥。

(0)

句·其十

颂声骚客误,锡贡禹书迟。

(0)

红玉谁家女四首·其三

翠霞金缕衣,独立翳斜晖。

无奈春风荡,吹人只欲飞。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