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路半生真跛鳖,词场末技止蹄驴。
南山纵自能招隐,北阙如何不上书。
宦路半生真跛鳖,词场末技止蹄驴。
南山纵自能招隐,北阙如何不上书。
这首诗通过对比“跛鳖”与“蹄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与文才的自嘲与反思。首句“宦路半生真跛鳖”,以“跛鳖”比喻自己在官场上的艰难与不顺,暗示了仕途生涯中的种种挫折与困顿,形象生动,蕴含着深深的无奈与感慨。次句“词场末技止蹄驴”,则以“蹄驴”自喻,在文学创作领域中,虽有努力,但仅限于低水平的技艺,表达了对自身才华未能充分发挥的遗憾。
后两句“南山纵自能招隐,北阙如何不上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我审视。前一句“南山招隐”源自古代文人逃避现实、归隐山林的传统,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有能力选择隐逸生活,但又为何没有积极地向朝廷上书,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与才能?这既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暗含着对当时社会环境与个人际遇的无奈与不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幽默而略带讽刺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复杂心情。通过“跛鳖”与“蹄驴”的自喻,以及对“招隐”与“上书”两种不同人生路径的探讨,诗人不仅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宋代士人普遍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轻帆漾微风,到郭及亭午。
晷影落清波,衔云映吞吐。
沙渚集渔舠,鹭鸶晒毛羽。
参错缀人家,临水开牖户。
楼阁见层叠,罅隙松篁补。
愧无荆关笔,好景渺难谱。
微体幸萧散,得未羁簪组。
心胸湛虚明,俯仰忆往古。
近欲访玄英,俯首拜抔土。
远攀汉客星,高风邈天宇。
拟将谢浮名,烟波狎柔橹。
何时携双柑,春莺听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