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隐之画像·其一》
《吴隐之画像·其一》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贪廉自我非泉致,刺史诗篇万古新。

展卷萧然袍笏在,世间多少负惭人。

(0)
鉴赏

此诗《吴隐之画像(其一)》由明代文徵明所作,通过描绘吴隐之的廉洁形象,表达了对清官的赞美与对贪腐者的批判。

首句“贪廉自我非泉致”,以对比手法开篇,强调了贪污与廉洁的本质区别并非源自外在因素,而是个人内心的抉择。这里的“泉致”暗喻了外在的诱惑或物质条件,意在突出廉洁是源于个人道德修养和内心世界的纯净。

次句“刺史诗篇万古新”,进一步赞扬了吴隐之及其同类清官的高尚品质,他们的事迹被后世传颂,如同诗歌一般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廉洁公正。

“展卷萧然袍笏在”,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仿佛读者展开画卷,便能见到吴隐之的形象,他身着官服,手持笏板,神情肃穆,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气质。这里的“萧然”既指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最后一句“世间多少负惭人”,则将视角拉回现实,指出在当今社会中,仍有许多人因贪欲而背离正道,感到羞愧。这句话不仅是对吴隐之形象的致敬,也是对当代社会道德风气的一种反思,呼吁人们学习先贤的廉洁精神,远离贪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隐之廉洁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其高尚品质的赞颂,不仅展现了文徵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传递出对当下社会道德建设的深切关注与期待。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园居三首选二·其二

由来疏懒性,合得住荒村。

佃客使裁柳,家僮教灌园。

花求远县种,药长旧年根。

为爱当风坐,茅亭不作门。

(0)

九日过东皋吊问亭将军

亭皋临潞水,佳节倍凄清。

木叶愁风力,芦花助雨声。

荒台无客屐,空槛剩诗楹。

遗韵思前代,词华愧后生。

(0)

咏庆礼闸流水

石坝束流急,奔涛素练长。

寒飞千尺雪,白挂一帘霜。

喷雨珠还迸,悬秋月倍凉。

滔滔惊逝水,渔笛满沧浪。

(0)

春忆杂诗次渔洋先生上巳辟疆招同邵潜夫陈其年修禊水绘园八首原韵·其八游礼台

野畦烟老芍药红,小桥曲水遥相通。

礼宜门今在何处,离离禾黍荒城空。

夕阳霞散西山麓,看花欲向村垆宿。

眼前红绿飏香尘,归途喜买数竿竹。

(0)

上元夜同人集子谦潇洒轩徵歌回忆丙子上元同秋园徐先生妹倩以宁饮潇洒轩迄今已五阅岁矣因感志事兼怀秋园以宁

记饮君家又上元,氍茵红烛管弦繁。

江天水阔春无雁,衾枕寒深人闭门。

到眼风光悲旧雨,入年花事忆青樽。

珠灯九陌千家月,一曲琵琶漫自论。

(0)

会城苦雨四首·其四

寒蛩寂寂听无声,去雁归鸿怯远征。

天意为怜幽草色,人间始重晚秋晴。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