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听云和奏凤嘈,偶题诗句亦牢骚。
那堪易过春如驶,常觉难期雨似膏。
锦埭几曾搴睡鹤,玉盘将次荐含桃。
动关愁绪萦心所,谁道安禅却可逃。
懒听云和奏凤嘈,偶题诗句亦牢骚。
那堪易过春如驶,常觉难期雨似膏。
锦埭几曾搴睡鹤,玉盘将次荐含桃。
动关愁绪萦心所,谁道安禅却可逃。
此诗《闷》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烦忧与对自然景象的感慨。首句“懒听云和奏凤嘈”以“懒听”二字开篇,流露出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仿佛在说不愿再倾听那些繁杂的音乐与热闹的声音。接着,“偶题诗句亦牢骚”一句,点明了诗人通过写诗来抒发内心的不平与不满,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那堪易过春如驶,常觉难期雨似膏。”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流逝的时光比作飞逝的春天,表达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同时,将期盼已久的雨水比作珍贵的膏脂,形象地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对生活所需资源的期待。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状态的深切感受。
“锦埭几曾搴睡鹤,玉盘将次荐含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锦埭,可能是指华丽的桥或道路,而“搴睡鹤”则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但似乎总是难以触及。玉盘荐含桃,则是用美食的诱人来反衬内心的空虚与失落。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动关愁绪萦心所,谁道安禅却可逃。”诗人直抒胸臆,道出了自己的愁绪无处不在,难以排解。然而,在面对无法逃避的愁绪时,他提出了一个疑问:“谁道安禅却可逃?”这里的“安禅”,指的是佛教中的静心修行,意为通过冥想达到内心的平静。诗人在这里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探索是否可以通过内心的修行来摆脱外在的烦恼,体现了其对精神解脱的渴望。
综上所述,《闷》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不满、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