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云云无心,听松松有韵。
快哉耳目中,吾今亦同分。
卧云云无心,听松松有韵。
快哉耳目中,吾今亦同分。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人以“卧云”开篇,巧妙地将自己置于云雾之中,仿佛与云同在,表达了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云无心”三字,既写出了云的飘逸自由,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淡泊宁静。
接着,“听松”二字引出下文,诗人倾听松林的声音,感受其韵律之美。松树常被视为坚韧不拔、高洁之物,此处“松有韵”不仅指自然界的声响,更象征着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和道德风范。诗人通过听松,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启示,表达了一种对高尚情操的向往与追求。
“快哉耳目中,吾今亦同分。”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能亲身体验到这份自然之美而感到无比愉悦和满足的心情。他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获得了精神上的滋养和享受,这种体验是珍贵且难得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尚情操的不懈追求。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境界的艺术风格。
雨雪既沾足,春日喜载阳。
盎盎融朔气,霭霭舒曦光。
候占惊蛰届,东郊举趾将。
宜旸适惟时,额手三农庆。
而我有厚慰,北望恒皇皇。
塞垣拂庐族,生计惟牛羊。
当春草未萌,所虑风雪凉。
冰甸孳畜冻,往往为灾伤。
内外皆我民,胥愿获安康。
彼此异苦乐,两得斯为良。
而恒不可得,幅员广且长。
冀或同一晴,片时心万方。
鸟卵其形口在腹,腹椭口弇德能畜。
制贻太古匪今俗,坎离既济质惟朴。
用缶鼓缶羲经卜,浑仑善好无薜暴。
土蚀万年黝以穆,寿逾金石贵珠玉。
簠簋敦彝下风伏,徒纪癸丁及仲叔。
陶于河滨此其躅,承浆酌酒来百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