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砥柱》
《砥柱》全文
唐 / 柳公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禹凿锋鈚后,巍峨直至今。

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

顶压三门险,根随九曲深。

拄天形突兀,逐浪势浮沉。

岸向秋涛射,祠斑夜涨侵。

喷香龙上下,刷羽鸟登临。

祇有尖迎日,曾无柱影阴。

旧碑文字在,遗事可追寻。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所作,以“砥柱”为题,描绘了砥柱山的雄伟壮观与自然环境的壮丽景象。砥柱山,位于黄河中游,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奇观之一。

诗中开篇即以“禹凿锋鈚后,巍峨直至今”点明砥柱山的历史悠久,自大禹治水以来,它便屹立不倒,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接下来,“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砥柱山独立于黄河之上的独特风貌,仿佛一根巨柱深深扎入波涛之中,既孤独又坚定。

“顶压三门险,根随九曲深”则进一步展现了砥柱山的险峻与深邃,其山顶似乎能压住三门峡的险要,而其根基却深深地延伸至九曲黄河的深处,形象地表现了砥柱山的雄伟与深厚底蕴。

“拄天形突兀,逐浪势浮沉”两句,通过“拄天”和“逐浪”的对比,展现了砥柱山既挺拔直立,又随波逐流的动态美,赋予了山体以生命力。

“岸向秋涛射,祠斑夜涨侵”描绘了砥柱山周边的自然景观,秋日的黄河波涛汹涌,岸边似乎被波涛所射;夜晚,祠庙的斑驳痕迹在涨潮中被侵蚀,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喷香龙上下,刷羽鸟登临”则通过想象中的龙与鸟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砥柱山的自然生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祇有尖迎日,曾无柱影阴”两句,以日出时分的阳光直射砥柱山尖端,而山下却无阴影,巧妙地表现了砥柱山的独特地理位置与自然现象。

整首诗通过对砥柱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柳公权

柳公权
朝代:唐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猜你喜欢

和虞守感秋二首

莫忆鲈鱼美,吴天浪正浮。
只应归梦到,千顷荻花秋。

(0)

黄用之迁居奉寄

闻道秋来过别居,秋风应已入琴书。
草玄正要一区宅。
入蜀何须驷马车。

(0)

寄韩卷院南涧常伯之子

每思南涧一凄然,不见风骚二十年。
子厚犹能记先友,审言且喜有家传。
蜩螗声乱无遗响,山水人亡有绝弦。
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

(0)

扃岫为张支使作二首

士衡招隐翠幄,长统卜居露帏。
未若君家扃岫,千峰尽锁双扉。

(0)

鹏鷃问答

吾闻北冥鹏,翼若垂天云。
矫首扶桑汜,投趾昆仑垠。
渴饮黄河流,饥食紫渊鳞。
长融盈千车,短羽重万钧。
去以六月息,栖止良苦辛。
黑风忽翻海,未易容其身。
偶与斥鷃遇,问鷃有何乐。
鷃云我幺禽,岂暇议寥廓。
为生诚甚微,为计亦易足。
吸以棘针露,分以鹪鹩粟。
决起枪榆间,却向蓬蒿落。
不睎九万程,只愿一枝托。
鹏听鷃所云,似若生羡慕。
彼小乃有余,我大适为苦。
呼鷃部所安,鷃笑而不语。

(0)

如山堂二首

饭余行挟册,醉后卧看山。
举世皆忙者,无人伴我閒。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