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低徊帘幕卷。惯了双来燕燕。惊散雕阑晚。
雨昏烟重垂杨院。云断月斜红烛短。
望断真个望断。情寄梅花点。趁风飞过楼南畔。
花影低徊帘幕卷。惯了双来燕燕。惊散雕阑晚。
雨昏烟重垂杨院。云断月斜红烛短。
望断真个望断。情寄梅花点。趁风飞过楼南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惜分飞(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花影低徊帘幕卷" 这一句描绘出春夜里花影摇曳,帘幕轻卷,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情景。这里的“花影”可以理解为时间流逝的隐喻,“低徊帘幕卷”则是对这种情景的深刻体验。
"惯了双来燕燕"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燕子的习以为常,燕子在古代往往象征着离合与思念,这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惊散雕阑晚" 一句中的“惊散”传递了一种突发、意外的情绪变化,“雕阑晚”则描写出日暮时分,华丽的楼阁在夕阳下显得尤为孤寂。
"雨昏烟重垂杨院" 这里通过对雨天气氛的描绘,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郁。诗人用“雨昏”、“烟重”来渲染环境,“垂杨院”则是这种情绪的具体寄托。
"云断月斜红烛短" 这句中,“云断月斜”表达了夜深人静,月光被云遮挡的景象,而“红烛短”则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望断真个望断" 这句强调了一种无法实现的期待与不断的眺望。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渴望。
"情寄梅花点" 这里,“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贞不屈、孤傲独立,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梅花之上,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趁风飞过楼南畔" 最后一句,通过“趁风飞过”这一动态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希望乘着风,跨越空间限制,与远方亲友相连的愿望。这里的“楼南畔”可能是指特定的地点,也可能是对自由飞翔的一种象征性表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自在酒家楼上,对远方佳客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