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州山僧房》
《九州山僧房》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路突亭依石,林凹渚见沙。

嵚危几岣嵝,深蔚似琅琊。

客倦惊寒思,僧闲忘岁华。

两窗风露影,一树枇杷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zhōushānsēngfáng
sòng / hóngkuí

tíngshílínāozhǔjiànshā

qīnwēigǒulǒushēnwèiláng

xiānjīnghánsēngxiánwàngsuìhuá

liǎngchuāngfēngyǐngshùhuā

注释
路:道路。
突亭:突兀的亭子。
石:石头。
凹渚:凹陷的沙滩。
嵚危:险峻。
岣嵝:古代山名。
深蔚:幽深茂密。
琅琊:古代地名,风景优美。
倦:疲倦。
寒思:寒冷时的思乡之情。
僧闲:僧人悠闲。
岁华:时光。
风露:风中的露水。
枇杷花:枇杷树的花。
翻译
小路旁有座突兀的亭子倚靠在石头上,树林中凹陷的地方露出沙滩。
山势险峻仿佛岣嵝峰,幽深茂密又像琅琊山的景色。
游人疲倦时感到寒冷,心中涌起思乡之情,僧人悠闲忘记了时光的流逝。
两扇窗户映照着风露摇曳的光影,一树枇杷花正盛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中僧房景象。"路突亭依石"写出了小路旁简陋的亭子紧贴着石头,显示出山居的质朴;"林凹渚见沙"则通过树林中的凹地和露出的沙地,展现出自然的层次感。"嵚危几岣嵝"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仿佛岣嵝峰一般陡峭;"深蔚似琅琊"则以琅琊山的幽深繁茂来比喻这里的葱郁。

诗人身处其中,"客倦惊寒思"流露出旅途劳顿后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季节更迭的敏感;"僧闲忘岁华"则刻画出僧人生活的淡泊与内心的宁静,不为时光流逝所扰。最后两句"两窗风露影,一树枇杷花",通过窗户透过的风露光影和盛开的枇杷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僧居所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僧侣生活的深深赞赏,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旅人情怀。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沧江秋思图

山苍苍兮欲秋。水凝波兮不流。若有人兮遨游。

纵一苇兮孤舟。挟天风兮飕飕。丧予怀兮悠悠。

往者如可作兮,吾将和沧浪之讴。

(0)

谒卞将军祠

五湖云扰鏖中原,五马渡江江欲浑。

关中帝子已北狩,洛下士族争南奔。

新亭英雄相对泣,国体艰危仅能立。

姑熟甫见欃枪沉,历阳又闻䝟貐入。

江左夷吾身退高,廊庙重臣刘与刁。

幼君母后等孤注,元舅鼠伏先遁逃。

将军精忠贯白日,气吞馀子前无敌。

身冒白刃如无人,此身不知知有国。

二子从父身争先,父前子后同九泉。

当时豪杰谁不死,一门忠孝今千年。

六朝往事随流水,将军至今犹庙祀。

世间万事等飘风,只有忠孝传无穷。

(0)

偕游任氏萧然山堂和高则诚璧间韵

暑雨凉风七月尽,萧然山上看飞云。

海水江水咫尺合,吴山越山图画分。

干戈满目正崇武,笔砚随身谁卖文。

幸得风流二三子,清吟剧饮到斜曛。

(0)

长夏

凉挹溪山爽,翚飞省署新。

莺声清过耳,草色绿愁人。

浊酒传杯重,乌丝界纸匀。

吾儒公事毕,聊复暂怡神。

(0)

访刘外史题诗见山堂兼美同行诸友·其一

□□刘外史,今代蔡中郎。

结屋缘溪曲,开轩待月光。

竹围琴席润,花傍酒船香。

见说陂南去,何时有报章。

(0)

登凤凰台

久游龙虎国,每上凤凰台。

一水浮衣带,三山落酒杯。

东南形胜在,空阔画图开。

有感风云会,从天五马来。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