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祠表虚旷,祗园展肃恭。
栖息翠微岭,登顿白云峰。
映流看夜月,临峰听晓钟。
涧芳十步草,崖阴百丈松。
萧然遥路绝,无复市朝踪。
仁祠表虚旷,祗园展肃恭。
栖息翠微岭,登顿白云峰。
映流看夜月,临峰听晓钟。
涧芳十步草,崖阴百丈松。
萧然遥路绝,无复市朝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仁祠表虚旷,祗园展肃恭"表现了寺庙庄严肃穆的气氛,"栖息翠微岭,登顿白云峰"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攀岩登峰的写照。"映流看夜月,临峰听晓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而"涧芳十步草,崖阴百丈松"则描绘了山间清泉旁生长着鲜花,以及悬崖上的古松参天的壮观。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归隐山林的意境。"萧然遥路绝,无复市朝踪"表明了道路已被荒草掩埋,没有人迹。这不仅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