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舍利宿定普岩》
《送舍利宿定普岩》全文
隋朝 / 孔德绍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仁祠表虚旷,祗园展肃恭。

栖息翠微岭,登顿白云峰。

映流看夜月,临峰听晓钟。

涧芳十步草,崖阴百丈松。

萧然遥路绝,无复市朝踪。

(0)
注释
仁祠:供奉仁德之人的祠堂。
表:展现。
虚旷:空旷、开阔。
祗园:佛教中指寺庙园林,这里代指神圣的园林。
肃恭:庄严而恭敬。
栖息:休息停留。
翠微岭:形容山岭青翠幽深。
登顿:登山时的停顿与继续,这里指逐步攀登。
白云峰:云雾缭绕的山峰。
映流:月光映照在水流上。
夜月:夜晚的月亮。
临峰:靠近、站在山峰上。
晓钟:清晨的钟声。
涧芳:山涧中的芳香。
十步草:形容草木茂盛,每隔几步就有花草。
崖阴:悬崖背阴的一面。
百丈松:极言松树之高大。
萧然:寂静超然的样子。
遥路绝:遥远的道路断绝,难以到达。
无复:不再有。
市朝踪:市场的喧闹和朝廷的踪迹,泛指尘世的繁华。
翻译
仁爱的祠堂展现出空旷的气派,神圣的园林里布满了庄严与恭敬。
在苍翠的山岭间栖息停留,一步步攀登至白云缭绕的山峰。
月光映照在流动的水面,夜晚赏月;清晨时分,站在峰顶聆听悠扬的钟声。
山涧边每走十步就能见到芬芳的花草,悬崖的阴凉处生长着百丈高的松树。
遥远的小路寂静超然,再也没有了尘世的喧嚣与踪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仁祠表虚旷,祗园展肃恭"表现了寺庙庄严肃穆的气氛,"栖息翠微岭,登顿白云峰"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攀岩登峰的写照。"映流看夜月,临峰听晓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而"涧芳十步草,崖阴百丈松"则描绘了山间清泉旁生长着鲜花,以及悬崖上的古松参天的壮观。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归隐山林的意境。"萧然遥路绝,无复市朝踪"表明了道路已被荒草掩埋,没有人迹。这不仅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作者介绍

孔德绍
朝代:隋朝

孔德绍:会稽人,大约生活于隋末唐初时期。孔伯鱼之子、孔宗笵之孙、孔子的第34世孙、孔敏行的五世祖。有清才。事窦建德,初为景城丞,后为内史侍郎,典书檄。
猜你喜欢

题鹤桥

华表千岁鹤,飞空亦无桥。

桥头有高人,独观千载遥。

(0)

九龙颂·其二

一龙将雨,九龙处处。一龙来宇,九龙避所。

龙德之让,其让正中,吁嗟乎龙。

(0)

寄贺永斋卜居

芳草街东数十椽,永斋新构小壶天。

竹间剥琢开枰日,檐外絪缊试茗烟。

候火稍闻珠似黍,制荷应见藕如船。

少师绿野长邻近,二疏徒誇汉史前。

(0)

仲冬出金陵麒麟门

天寒日煖霜气酸,驱车东出麒麟门。

雪融泥滑行人去,林深月黑归鸟喧。

借眠野寺僧供榻,问火茅檐犬护村。

名骥生来驰逐惯,修途遮莫驾长辕。

(0)

夜读

钟鼓迟迟夜正长,半窗灯火共凄凉。

灵台一点三秋洁,浩气千寻百鍊刚。

梅月横斜廉外影,箑风披拂案头香。

圣贤言语便便辨,读到天开日已光。

(0)

雨中漫书

雨敲疏竹响,风入短帘开。

味古怜书在,谈今欠客来。

鹪鹩能慰藉,鳷鹊漫徘徊。

谁信清幽意,天然在柏台。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