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亭山寺二年吟,月下相逢辨语音。
无限春愁莫相问,一年不见一年深。
水亭山寺二年吟,月下相逢辨语音。
无限春愁莫相问,一年不见一年深。
这首诗《都市月下逢吴伯言》由宋代诗人李龏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时复杂而微妙的心境。
首句“水亭山寺二年吟”,诗人以“水亭山寺”为背景,暗示了与友人分别已有两年之久,其间虽有思念,却只能在山水之间独自吟咏,表达了长时间分离的孤独与寂寞。次句“月下相逢辨语音”,在月光的照耀下,诗人与友人终于重逢,通过声音辨识彼此,这一瞬间的喜悦与激动溢于言表。然而,紧接着的“无限春愁莫相问”,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久别重逢的喜悦,又难以避免地触及离别的伤感与思念,因此他婉拒友人的询问,不愿将这份沉重的情绪传递给对方。最后一句“一年不见一年深”,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对情感的影响,即使只是一年的分离,思念之情却似乎更加深厚,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成功捕捉并传达了久别重逢时复杂情感的微妙变化,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战城南,日无色。壮士长征死,愿作乌鸢食。
请谓乌与鸢:“壮士死,国家委。
身丧其元,汝食其肉,一胡忍且残。
世有大豪元恶巨奸,杀公吏,探赤丸,暴戾恣睢脍人肝。
一旦祸机发,横尸道旁,血如流泉,腐肉如丘山。
汝胡不食,甘此忍且残。
”请为乌与鸢答君子:“言世有大豪元恶巨奸,司命不敢录,司败不敢拘,司隶不敢纠弹。
十九老死牖下,子孙贵盛,冢墓象祈连。
彼虽有肉血,我安得餐。
壮士不自惜,委身徇国家,丧其元,我固当得食,彼复何言。
”
行西山,行苦难,去去愁无端。
盘盘朝还暮,登顿凋朱颜。
孤云巉岩不可攀,羊肠诘曲天漫漫。
车轮摧尽马蹄缺,颓年病骨伤心酸。
风霾暗黄日,妖鸟哀林峦。
豺虎昼纵横,行人恣饥餐。
艰哉此行良可叹,拊膺摧折心与肝。
沧溟何在生羽翰,白云石上垂纶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