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日无色。壮士长征死,愿作乌鸢食。
请谓乌与鸢:“壮士死,国家委。
身丧其元,汝食其肉,一胡忍且残。
世有大豪元恶巨奸,杀公吏,探赤丸,暴戾恣睢脍人肝。
一旦祸机发,横尸道旁,血如流泉,腐肉如丘山。
汝胡不食,甘此忍且残。
”请为乌与鸢答君子:“言世有大豪元恶巨奸,司命不敢录,司败不敢拘,司隶不敢纠弹。
十九老死牖下,子孙贵盛,冢墓象祈连。
彼虽有肉血,我安得餐。
壮士不自惜,委身徇国家,丧其元,我固当得食,彼复何言。
”
战城南,日无色。壮士长征死,愿作乌鸢食。
请谓乌与鸢:“壮士死,国家委。
身丧其元,汝食其肉,一胡忍且残。
世有大豪元恶巨奸,杀公吏,探赤丸,暴戾恣睢脍人肝。
一旦祸机发,横尸道旁,血如流泉,腐肉如丘山。
汝胡不食,甘此忍且残。
”请为乌与鸢答君子:“言世有大豪元恶巨奸,司命不敢录,司败不敢拘,司隶不敢纠弹。
十九老死牖下,子孙贵盛,冢墓象祈连。
彼虽有肉血,我安得餐。
壮士不自惜,委身徇国家,丧其元,我固当得食,彼复何言。
”
这首诗名为《战城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汉铙歌十八首之一。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景象,通过乌鸢与壮士的对话,展现了对战争牺牲者的同情和对暴政者的谴责。
诗开篇即以“战城南,日无色”渲染战场的惨烈氛围,接着描述壮士在长征中英勇牺牲,其遗体被乌鸢啄食。乌鸢向壮士发出质问,指责其死亡之残忍,并讽刺那些在世时作恶多端的大豪、元恶、巨奸,他们杀害公吏,暴虐无度,最终却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死后子孙富贵,墓地宏伟。乌鸢表达了对这些暴政者的愤怒,指出他们即使有肉有血,也无法成为乌鸢的食物。
然而,乌鸢也提出反驳,指出那些在世时作恶的人,由于受到天道的惩罚,无法受到法律的制裁,只能默默死去,子孙后代享受荣华富贵。乌鸢强调,壮士为了国家牺牲自己,理应得到乌鸢的尊重和食物,而那些作恶者则不应得到任何怜悯或回报。
整首诗通过乌鸢与壮士的对话,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同时也表达了对正义与牺牲的颂扬,以及对暴政者的谴责。诗中的对话富有哲理,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伦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