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披欲究百家编,奴婢年来识郑玄。
顾我幸多千卷富,念君未有一经全。
诗书心醉不容醒,父子笔耕期有年。
此但古人糟粕耳,更须从此悟真筌。
手披欲究百家编,奴婢年来识郑玄。
顾我幸多千卷富,念君未有一经全。
诗书心醉不容醒,父子笔耕期有年。
此但古人糟粕耳,更须从此悟真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楼钥的作品,他以探讨百家学术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伯中的关怀和鼓励。诗中提到自己拥有丰富的书籍资源,而伯中弟则可能在学术上有所欠缺。楼钥希望伯中弟能沉浸在诗书之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父子共同耕读,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全面掌握经典。他认为,虽然六经左氏传庄子等古籍中有许多精华,但也可能存在过时或片面之处,因此鼓励伯中弟要从这些典籍中深入理解,把握真正的精髓。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后学的期望。
汉使来何许。
到如今、天边又是,薰弦三度。
见说山深人睡稳,细雨自催茶户。
向滴博、云间看取。
料得权奇空却後,指浮云、万里追风去。
跨燕越,抹秦楚。
不妨且为斯人驻。
正年来、忧端未歇,壮怀谁吐。
顷刻阴晴千万态,怎解绸缪未雨。
算此事、谁宽西顾。
待洗岷峨凄怆气,为八荒、更著深长虑。
间两社,辅明主。
此别情何限。
最关情、一林醒石,重湖宾雁。
几度南楼携手上,十二阑干凭暖。
肯容我、樽前疏散。
底事匆匆催人去,黯西风、别恨千千万。
截不断,整仍乱。
三年瞥忽如飞电。
记从前、心情双亮,意词交划。
千古黎苏登临意,人道于今重见。
又分付、水流冰泮。
满腹余疑今谁问,上牛头、净拭乾坤眼。
聊尔耳,恐不免。
霞下天垂宇,倚阑干、月华都在,大明生处。
扶木元高三千丈,不分闲云无数。
谩转却、人间朝暮。
万古兴亡心一寸,只涓涓、日夜随流注。
奈与世,不同趣。
齐封冀甸今何许。
百年间、欲招不住,欲推不去。
闸断河流障海水,未放游鱼甫甫。
叹多少、英雄尘土。
挟客凭高西风外,问举头、还见南山否。
花烂熳,草蕃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