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指木兰山,迢遥清跸还。
祈农诚有庆,勤政本无閒。
叠树留红锦,孤峰削翠鬟。
云容浮动处,得句率其间。
背指木兰山,迢遥清跸还。
祈农诚有庆,勤政本无閒。
叠树留红锦,孤峰削翠鬟。
云容浮动处,得句率其间。
这首诗描绘了木兰山的壮丽景色以及皇帝回宫后在避暑山庄的避暑生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与皇家之气的和谐交融。
首句“背指木兰山”,开篇即点明地点,木兰山作为背景,为整幅画面增添了雄伟的气势。接着,“迢遥清跸还”描绘了皇帝归来的场景,清跸象征着皇家的尊贵与庄严,与木兰山的壮丽相映成趣。
“祈农诚有庆,勤政本无閒”两句,表达了皇帝对农业的重视和对政务的勤勉。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基础,皇帝通过祈求丰收来表达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同时,也强调了他处理政务的忙碌与不懈。
“叠树留红锦,孤峰削翠鬟”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叠树如红锦般铺展,孤峰则如同翠绿的发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林之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云容浮动处,得句率其间”最后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创作灵感联系起来。云彩的飘动激发了他的诗意,仿佛每一处云容的变化都蕴含着诗句的灵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木兰山的壮丽景色以及皇家生活的奢华与庄重,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勤政爱民的颂扬。
倏忽堕鹓行,天南去路长。
片言曾不谄,获罪亦何伤。
象恋藏牙浦,人贪卖子乡。
此心终合雪,去已莫思量。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峨峨衡岳配朱鸟,帝与作镇炎荒中。
五峰插天祝融最,突丸谁与争其雄。
吐吞熛焰屏幽魅,亿千万纪功无穷。
绝顶曾闻见海日,半岭已觉来天风。
千盘及冢夜将半,呼吸果与玄关通。
高台岌嶪碍星斗,扪天捏石身登空。
海木半发白堪掬,明霞几点碎不融。
人言此时日将出,仿佛水底离珠宫。
须臾一线吐复落,砉然万丈车轮红。
九荒八极荡无翳,照我一寸披丹衷。
归瞻神宗仰萧爽,僧衣道客行鞠躬。
悄然坐对愁四集,名山有约谁能同。
明明神君鉴鄙意,此身不向儿女终。
他年五岳倘阅遍,一息尚在叨神功。
猿呼鹤警寺钟歇,俯视下界方暄昽。
径欲身骑二龙去,御气直到扶桑东。
《登衡山看日出用韩韵》【清·黄景仁】峨峨衡岳配朱鸟,帝与作镇炎荒中。五峰插天祝融最,突丸谁与争其雄。吐吞熛焰屏幽魅,亿千万纪功无穷。绝顶曾闻见海日,半岭已觉来天风。千盘及冢夜将半,呼吸果与玄关通。高台岌嶪碍星斗,扪天捏石身登空。海木半发白堪掬,明霞几点碎不融。人言此时日将出,仿佛水底离珠宫。须臾一线吐复落,砉然万丈车轮红。九荒八极荡无翳,照我一寸披丹衷。归瞻神宗仰萧爽,僧衣道客行鞠躬。悄然坐对愁四集,名山有约谁能同。明明神君鉴鄙意,此身不向儿女终。他年五岳倘阅遍,一息尚在叨神功。猿呼鹤警寺钟歇,俯视下界方暄昽。径欲身骑二龙去,御气直到扶桑东。
https://shici.929r.com/shici/Abgr3UDR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