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诗经》中的一首,属于“小雅·鱼藻之什”中的《鱼藻》。通过对比分析,诗中描述了鱼儿在水藻之间自由游动的情景,以及君王在镐地(今陕西大荔一带)饮酒享乐的场面。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活动进行对比,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和谐自然生活和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从艺术表现上看,这首诗运用了重复和反复的手法,将“鱼在在藻”、“王在在镐”这两组句子交织起来,形成一种节奏感,使人读之有种音乐般的美感。同时,通过对比,诗人也表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照,即便是君王,也应该像自然界中的鱼儿那样无忧无虑,而不是仅仅沉浸于饮酒享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透露出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古祠幽邃锦城隈,千骑欢游宴席开。
尽日风光随綵旆,一方民乐在春台。
江头佛寺藏深竹,郊外人家荫绿槐。
已奉更书催别绪,肯辞清赏屡追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