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融怡,人间和洽,共结王正佳丽。
此夜三元,处处风柔月媚。
斗奇巧、琢玉雕脂,逞华艳、簇珠攒翠。
望云端、绣幕红楼,绮罗香拥神仙队。
寻思屈指人世。几遇清平代,良宵佳会。
更有闲愁,来日阴晴难拟。
且随分、银烛觥筹,莫厌频、尽堂簪佩。
待填词、谱入梨园,一宵传遍清都里。
天上融怡,人间和洽,共结王正佳丽。
此夜三元,处处风柔月媚。
斗奇巧、琢玉雕脂,逞华艳、簇珠攒翠。
望云端、绣幕红楼,绮罗香拥神仙队。
寻思屈指人世。几遇清平代,良宵佳会。
更有闲愁,来日阴晴难拟。
且随分、银烛觥筹,莫厌频、尽堂簪佩。
待填词、谱入梨园,一宵传遍清都里。
这首明代俞彦的《绮罗香·史邦卿末句少二字,今更定元夜》描绘了一幅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开篇以“天上融怡,人间和洽”展现节日的祥瑞气氛,接着描述了月色柔和、繁星璀璨的夜空,以及华丽的红楼绣幕中神仙般的贵人聚会。诗人感叹人间难得的太平盛世,元宵之夜的欢乐与美景。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一丝忧虑,“寻思屈指人世,几遇清平代”,暗示这样的和平安宁并不常在,未来的阴晴难以预料。尽管如此,诗人还是劝告人们应尽情享受当下,不论是银烛照耀的宴席,还是满堂的欢声笑语,都不应厌倦。最后,他期待这些美好的记忆能通过诗词流传,让全城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元夜的盛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元宵节为背景,融合了对盛世的赞美、人生的感慨和对欢乐的珍视,展现了明朝文人墨客的雅兴与情怀。
云汉昭回倬锦章,烂然衣被九天光。
已将德雨平分布,更把仁风与奉扬。
治道脩明当正宁,皇威震叠到遐方。
复雠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
城上危楼江上城,风流千载擅佳名。
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眼明。
乔木下泉馀故国,黄鹂白鸟解人情。
须知壮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惊。
依依客馆夜燃膏,子夜羁愁无处逃。
闲炷炉香听夜雨,快斟杯酒读离骚。
休惊时节云何速,独吊古人殊不遭。
一阵晓寒催画角,朝来爽气碧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