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彭祖楼》
《登彭祖楼》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城上危楼江上城,风流千载擅佳名。

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眼明。

乔木下泉馀故国,黄鹂白鸟解人情。

须知壮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pénglóu
sòng / chénshīdào

chéngshàngwēilóujiāngshàngchéngfēngliúqiānzǎishànjiāmíng

shuǐjiānbiàntiānkuòshānqīnghuànyǎnmíng

qiáoxiàquánguóhuángbáiniǎojiěrénqíng

zhīzhuàngshìduōqiūwénzhāngshìjīng

注释
危楼:高耸的楼阁。
风流:指名声、才情出众。
汴泗:汴河和泗水,古代重要的水道。
青齐:古代地区名,今山东一带。
乔木:高大的树木。
黄鹂:鸟名,叫声悦耳。
秋思:秋天引发的思绪,常指怀乡之情。
文章:这里指才华、才能。
翻译
城头高耸的楼阁临靠着江城,千百年来以风流著称。
江水汇聚着汴河和泗水,水面辽阔如同天边,青山绵延入青齐,景色令人眼前一亮。
古树下的清泉仍留有旧日国家的气息,黄鹂与白鸟似乎通晓人的情感。
要知道,壮志豪杰常怀秋日思绪,他们的才华并未显露,世间已为之惊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登彭祖楼》,通过对彭祖楼的描绘,展现了其地理位置的独特和历史风流的深远。"城上危楼江上城"一句,描绘了楼阁耸立于城头,俯瞰着江面的壮观景象。"水兼汴泗浮天阔"则写出了河流交汇,水面辽阔的气势,暗示了彭祖楼所处的交通要冲。

"山入青齐焕眼明"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风光,山色与青齐相映,让人心旷神怡。"乔木下泉馀故国"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以及对故土的深深眷恋。"黄鹂白鸟解人情"以鸟儿的鸣叫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它们似乎能理解人的思绪。

最后两句"须知壮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惊",揭示了诗人的深沉感慨,壮志豪情寓于无形之中,已经足以令世人惊叹。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彭祖楼的历史底蕴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挽戚虚中

梦里匡庐兴未阑,转头世事已辛酸。

肥家有术疑非药,漉酒从人笑不冠。

雁序向人群已失,凤雏过眼影何单。

不堪回首原头路,一坞松楸生暮寒。

(0)

送倪尚书赴召

守节如初未足观,毫釐终始实其艰。

郑公勇却枢衡贵,卫叔羞居荷橐班。

冷暖万端炊饭顷,是非一著弈棋间。

江湖无限孤高客,拭目看公此召还。

(0)

秋晚述怀呈薛子长

一瓮香醪一曲琴,得相寻处且相寻。

杯宽却怪青山小,坐久不知黄叶深。

当路星轺已钳口,异乡风物更关心。

何时系艇秋江上,醉卧芦花雪满襟。

(0)

秋晚即事

秋宇清如洗,秋宵分外长。

寒鸡鸣午夜,征雁唤重阳。

枫叶已全赤,菊花才半黄。

不知秋几许,试与问苏郎。

(0)

有激呈江圣与判院

不郊不国不吾庐,兀兀腾腾十载馀。

颈昔已逃三尺剑,腹今犹秘九畴书。

齐牛难爇吴元济,贾鵩何惭董仲舒。

只合三缄且钳口,一蓑归去伴樵渔。

(0)

矮斋杂咏.嘲染鬓者

万事关心两鬓秋,柳灰何用苦文羞。

无情霜雪催年少,閒似青山犹白头。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