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又向吕梁归,浩荡中流看翠微。
浊浪满河冰乱走,黄云垂地雪交飞。
奉身误叱王遵驭,涉世频沾阮籍衣。
日暮不须吹短笛,沙鸥犹恐未忘机。
扁舟又向吕梁归,浩荡中流看翠微。
浊浪满河冰乱走,黄云垂地雪交飞。
奉身误叱王遵驭,涉世频沾阮籍衣。
日暮不须吹短笛,沙鸥犹恐未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吕梁河上航行的情景,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深沉的人文情感。首句“扁舟又向吕梁归”,点明了诗人再次返回吕梁的情境,透露出一种归乡的亲切感。接着,“浩荡中流看翠微”一句,通过“浩荡”和“翠微”的对比,既展现了河流的广阔与自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浊浪满河冰乱走,黄云垂地雪交飞”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冬日河流上的景象:浊浪翻滚,冰块随波逐流,黄云低垂,雪花纷飞,营造了一种苍茫而肃穆的氛围。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映射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
“奉身误叱王遵驭,涉世频沾阮籍衣”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自省。王遵驭是汉代的名将,阮籍则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他们分别代表了勇猛与放诞的形象。诗人以这两者为喻,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是否恰当,是否过于激进或放纵。
最后,“日暮不须吹短笛,沙鸥犹恐未忘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日落时分,诗人认为不必再吹奏哀怨的短笛,因为沙鸥尚且未忘却机警,寓意着即使在宁静的时刻,人也应保持警醒,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
腊尽客萧萧,系船当远郊。
冻苔龟曝日,古树鹊营巢。
野老扫寒屋,骚人寄午庖。
不知何所见,能索近诗抄。
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
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
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
我乃航其间,滉瀁藉一苇。
吏尘贮两袖,到此划湔洗。
黄昏打头风,洪波半空起。
舟子惶束手,喧呼互排诋。
有篙无处著,有缆无地舣。
铁索二百丈,牵猫卧沙底。
进难退不可,簸弄任所以。
巨浪声洪钟,合力撞舟尾。
一撞心一折,通夕不知几。
刻烛验天明,狂势稍披靡。
卷索急飞橹,半昼见涯涘。
危命脱针孔,再生自今始。
人言岳州程,风便五日耳。
漂滞费半月,初意所不拟。
粉堞俄在眼,层楼九霄峙。
凭栏气方豁,东望酸彻髓。
前日我片帆,掀舞怒涛里。
羊肠百八盘,行路难如此。
今知惊浪上,羊肠尚可履。
在家贫亦好,身安门扫轨。
鼾鼻喧午窗,风波尽千里。
《泛洞庭》【宋·赵汝燧】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我乃航其间,滉瀁藉一苇。吏尘贮两袖,到此划湔洗。黄昏打头风,洪波半空起。舟子惶束手,喧呼互排诋。有篙无处著,有缆无地舣。铁索二百丈,牵猫卧沙底。进难退不可,簸弄任所以。巨浪声洪钟,合力撞舟尾。一撞心一折,通夕不知几。刻烛验天明,狂势稍披靡。卷索急飞橹,半昼见涯涘。危命脱针孔,再生自今始。人言岳州程,风便五日耳。漂滞费半月,初意所不拟。粉堞俄在眼,层楼九霄峙。凭栏气方豁,东望酸彻髓。前日我片帆,掀舞怒涛里。羊肠百八盘,行路难如此。今知惊浪上,羊肠尚可履。在家贫亦好,身安门扫轨。鼾鼻喧午窗,风波尽千里。
https://shici.929r.com/shici/YVPHm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