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吕梁》
《吕梁》全文
元 / 陈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扁舟又向吕梁归,浩荡中流看翠微。

浊浪满河冰乱走,黄云垂地雪交飞。

奉身误叱王遵驭,涉世频沾阮籍衣。

日暮不须吹短笛,沙鸥犹恐未忘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吕梁河上航行的情景,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深沉的人文情感。首句“扁舟又向吕梁归”,点明了诗人再次返回吕梁的情境,透露出一种归乡的亲切感。接着,“浩荡中流看翠微”一句,通过“浩荡”和“翠微”的对比,既展现了河流的广阔与自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浊浪满河冰乱走,黄云垂地雪交飞”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冬日河流上的景象:浊浪翻滚,冰块随波逐流,黄云低垂,雪花纷飞,营造了一种苍茫而肃穆的氛围。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映射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

“奉身误叱王遵驭,涉世频沾阮籍衣”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自省。王遵驭是汉代的名将,阮籍则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他们分别代表了勇猛与放诞的形象。诗人以这两者为喻,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是否恰当,是否过于激进或放纵。

最后,“日暮不须吹短笛,沙鸥犹恐未忘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日落时分,诗人认为不必再吹奏哀怨的短笛,因为沙鸥尚且未忘却机警,寓意着即使在宁静的时刻,人也应保持警醒,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基

陈基
朝代:元   字:敬初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生辰:1314-1370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猜你喜欢

山行二绝·其二

柴门寂寂傍林泉,古木阴森不染烟。

阵阵落花铺满径,呼童漫扫夕阳边。

(0)

小泊毗陵西郊即事

腊尽客萧萧,系船当远郊。

冻苔龟曝日,古树鹊营巢。

野老扫寒屋,骚人寄午庖。

不知何所见,能索近诗抄。

(0)

泛洞庭

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

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

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

我乃航其间,滉瀁藉一苇。

吏尘贮两袖,到此划湔洗。

黄昏打头风,洪波半空起。

舟子惶束手,喧呼互排诋。

有篙无处著,有缆无地舣。

铁索二百丈,牵猫卧沙底。

进难退不可,簸弄任所以。

巨浪声洪钟,合力撞舟尾。

一撞心一折,通夕不知几。

刻烛验天明,狂势稍披靡。

卷索急飞橹,半昼见涯涘。

危命脱针孔,再生自今始。

人言岳州程,风便五日耳。

漂滞费半月,初意所不拟。

粉堞俄在眼,层楼九霄峙。

凭栏气方豁,东望酸彻髓。

前日我片帆,掀舞怒涛里。

羊肠百八盘,行路难如此。

今知惊浪上,羊肠尚可履。

在家贫亦好,身安门扫轨。

鼾鼻喧午窗,风波尽千里。

(0)

寄友人

口信传商贾,年前未得归。

湘沅淹异县,日月老征衣。

骚兴遍芳渚,旧栖闲钓矶。

思君不可见,独自立斜晖。

(0)

山庄

门掩斜阳岸,溪横独木桥。

山禽弄春舌,堤柳舞风条。

世事雪双鬓,生涯水一瓢。

似闻邻酿熟,自往不须招。

(0)

诇李斛峰右司

数士英英未易招,当时一网尽于萧。

公才何止为陈瓘,朝论今争推杜乔。

国定须贤扶宇宙,士惟知道乐箪瓢。

凤凰千仞需时下,谗说新来已雪消。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