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热见田中病牛》
《大热见田中病牛》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垄上病牛良可悲,皮毛枯槁头角垂。

两鼻谽谺只自喘,四蹄屴岌曾不皮。

牧童默坐罢牵挽,耕叟拱立徒嗟咨。

朝驱暮使气力尽,尔死主人安得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tiánzhōngbìngniú
sòng / wéntóng

lǒngshàngbìngniúliángbēimáohángtóujiǎochuí

liǎnghānxiāzhīchuǎncéng

tóngzuòqiānwǎngēngsǒugǒngjiē

cháo使shǐjìněrzhǔrénānzhī

注释
病牛:形容身体衰弱、生病的牛。
皮毛枯槁:形容牛的皮毛失去光泽,干枯无生气。
两鼻谽谺:形容牛的鼻孔张得很大,呼吸困难。
四蹄屴岌:形容牛的蹄子瘦弱无力。
牧童:放牛的孩子。
耕叟:耕地的老者。
嗟咨:叹息,表示同情或无可奈何。
气力尽:力气耗尽。
翻译
田埂上的病牛实在可怜,皮毛干枯,角也无力下垂。
两个鼻孔大张着,只是自己喘息,四蹄瘦弱,连皮肤都快见不到。
放牛的孩子静静地坐着,不再拉它,农夫则恭敬地站着,只能叹息。
早晨赶它劳作,傍晚又让它疲惫不堪,直到你死去,主人又怎能知晓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景象,通过对一头病弱牛只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苦难和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开篇"垄上病牛良可悲,皮毛枯槁头角垂"两句,以形象生动的笔触勾勒出牛只因为疾病而变得虚弱无力的模样,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也传递了一种哀愍之情。

接下来的"两鼻谽谗只自喘,四蹄屴岌曾不皮"进一步强化了牛只痛苦的状态。"牧童默坐罢牵挽,耕叟拱立徒嗟咨"则转换了视角,从牛只的病状转向农人对待这头牛的情态,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同情。

诗歌最后"朝驱暮使气力尽,尔死主人安得知"一句,则是对劳作生活中生命脆弱性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对病牛的描写,表达了对于辛勤工作而命运多舛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自然界生命消长的感慨。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晚春出箭溪·其二

长蹊窈窕晴沙暖,绿树交加细草香。

归去不缘吾兴尽,月明应得更褰裳。

(0)

绳水吟

水能平而不能直,绳能直而不能平。

安得绳水为人情,而使天下都无争。

(0)

秋怀三十六首·其八

国命在乎民,民命在乎食。

圣人虽复生,斯言固不易。

虚惠岂足尚,教人以姑息。

虚名岂足高,教人以缘饰。

(0)

所失吟

所失弥多所得微,中间赢得一歔欷。

人荣人悴乃常理,花谢花开何足追。

偶尔相逢却相别,乍然同喜又同悲。

只消照破都无事,何必区区更辩为。

(0)

闲居吟

闲居须是洛中居,天下闲居皆莫如。

文物四方贤俊地,山川千古帝王都。

绝奇花畔持芳醑,最软草间移小车。

只有尧夫负亲旧,交亲殊不负尧夫。

(0)

诈者吟

诈者固疑人,天下尽行诈。

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