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笋》
《笋》全文
宋 / 张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披箨游龙破地皮,浪将头角长孙枝。

浑疑铁骑旌戈晓,如趁玉班宫殿时。

羊酪莼羹真谩语,河鲀荻笋彊相宜。

无人会得丛林趣,尽属此君惟我知。

(0)
鉴赏

这首诗以“笋”为题,描绘了春笋破土而出的生动景象,以及其生长过程中的勃勃生机。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了竹笋以生命,使其形象更加鲜活。

首句“披箨游龙破地皮”,以“游龙”喻指刚出土的竹笋,它们如同蜿蜒游动的龙一般,破开地面,展现出一种力量与活力。这里的“箨”指的是竹笋外层的保护壳,诗人将其比作龙鳞,形象地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的瞬间。

接着,“浪将头角长孙枝”,进一步描述了竹笋的生长过程。这里的“浪”字,既可理解为随意、自然之意,也暗示了竹笋在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雨洗礼。而“长孙枝”则暗含了竹笋不断向上生长,枝叶繁茂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传承与延续。

“浑疑铁骑旌戈晓,如趁玉班宫殿时”,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竹笋的生长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诗人想象竹笋仿佛是清晨出征的铁骑,或是宫廷中玉阶上的装饰,以此来强调竹笋生命力的旺盛与不凡。

后半部分转而谈论食物,以“羊酪莼羹真谩语,河鲀荻笋彊相宜”两句,表达了对竹笋营养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美食的怀念。这里“羊酪莼羹”象征着传统的美味佳肴,“河鲀荻笋”则是对竹笋作为食材的赞美,强调了竹笋与传统饮食文化的紧密联系。

最后,“无人会得丛林趣,尽属此君惟我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生活的向往和对竹子独特魅力的独到见解。诗人认为只有他能够真正理解竹林的乐趣,体现了他对竹子及其所代表的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笋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象征意义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同时,诗中融入的食物元素和对传统文化的提及,也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张扩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彦实,一字子微,德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工诗,词采清丽。崇宁中(公元一一o四年左右)进士。授国子监簿,迁博士,调处州工曹,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寻充馆职。南渡后,历中书舍人。为著作郎时,秦桧赏其诗,迁擢左史,再迁而掌外制。所交如曾糙、朱翌、吕本中辈,皆一代大家。扩著有东窗集四十卷,诗十卷,《宋史艺文志》传於世。
猜你喜欢

中秋月有云翳再用韵

孤城急鼓转严更,步屧中庭午夜晴。

人世昏昏同梦寐,使星耿耿伴清明。

云开霄汉光华远,望极关河眼界平。

想见登临无限意,此身那复计浮荣。

(0)

送无灰酒周马帅口占三绝·其二

乞得閒身荷圣朝,旧栖佳处日逍遥。

却怜赤壁归来日,歌舞樽前祇小乔。

(0)

送上元张尉兼柬吕制干二首·其一

千古繁华白下亭,万家花柳拥层城。

登临此去非无地,弹压中间要有声。

(0)

东西冈诸李谋复宏词墓

前朝流派日星明,圣代殊科更策名。

遗骨未寒丘垄废,可能宗党不关情。

(0)

柳梢青.哀二歌者,邓元实同赋

青鸟西沈,彩鸾北去,月冷河桥。

梦事荒凉,垂杨暗老,几度魂销。云边音信迢迢。

把楚些、凭谁为招。万叠清愁,西风横笛,吹落寒潮。

(0)

储福宫

所忧目力尽,未问两足酸。

云峰三十六,一一皆可观。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